31
2024-07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正军职离休干部、后勤学院训练部原副教育长、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6师师长北沙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零九)北沙
题跋:援朝抗美赴戎机,万里雷霆扫虎熊,米格长廊虹彩灿,
星条霸气夕阳低,飞将军擅千秋誉,草履人应造化奇,一自羽檄传虏帐,燎原星火筑钢堤。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北沙书法作品
北沙,原名徐光焰,曾用名徐方伯,1919年4月生,陕西省镇安县人,1936年秋参加西安学生救亡联合会,后转入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参军,1937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员,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学员。毕业后奔赴山西前线,任山西汾城县牺盟会工作员,山西乡吉特委机关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到达襄汾、吕梁山、晋西南等地区,历任襄汾特委、八路军第115师、八路军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第三军分区58团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营长、旅作战参谋、侦察股长、情报处处长、团代参谋长、58团副团长。参加了晋南敌后游击作战、百团大战、太岳军区反“扫荡”战役,先后负伤5次。解放战争时期,任58团团长,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24旅71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60军180师539团团长。指挥了轻骑插进伏牛山、庙低伏击战等战斗。在徐向前指挥下,参加四大战役(运城、临汾、晋中、太原),负伤2次。解放太原后部队西进,解放西安、宝鸡,南下解放成都。194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180师参谋长。成都解放后,任起义宪兵司令部军事代表团总代表(首席军事代表),去改造国民党宪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锦州第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由于多次负伤,头部残留了3颗弹片,当进行歼击战斗机学习时感到身体不适,于是中途辍学,调空军部队工作。195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击航空兵第6师副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6师副师长、代理师长,1952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6师师长。参加了1952年3月至1953年7月的空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1953年9月朝鲜停战后,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上半年,文化课尚未学完,调出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歼击机教授会主任,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教研室(歼击机、强击机)主任,历时26年。1969年至1972年在空军贵阳“五·七”干校,候补学员3年。
1979年9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训练部副教育长。1984年12月离职休养。1995年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院顾问。是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后勤学员寿南诗社社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还荣获解放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纪念章,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纪念章。2012年8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51年12月8日,政委张志勇、副师长北沙率空6师进驻辽东大东沟机场参战。空6师42名飞行员,52架米格-15战斗机,进入中朝边境一线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部队,1952年1月15日,首次实战,空18团起飞12架飞机打敌战斗轰炸机,3人开炮,未获战果。1月31日,在平壤以南黄州上空16团2大队飞行员朱玉庭击落F-86战斗机1架,1大队长许秀玉击落F-84战斗机1架,这是空6师参加抗美援朝首次击落敌机。
根据《志愿军老兵回忆录》中北沙的描述:“1951年1月,我被调到沈阳空军第六师任副师长。该师以陆军步兵一七〇师为基础,于1950年11月20日在辽宁鞍山市正式成立,归东北空军建制,下辖师直、十六团、十七团,及十六、十七供应大队。师长赵承金没有随部队过来,我代理师长执行公务,主要抓飞行训练工作。1952年3月,我被正式任命为师长。组建初期,空军要求空六师必须在短期内熟悉和掌握空军装备的技术特点,继续提高战备训练水平。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空六师飞行员基本上完成了雅克教练机代飞、米格战斗机单飞及飞行大队编队的训练和考核,总成绩达到四五分的高分(满分为五分)。地勤人员通过学习和实践,也达到了独立工作的水平。”
为了逐步从敌空军手中夺回制空权,准备参加抗美援朝作战,遵照空军党委边打边整、在战斗中成长的速成建师原则,空六师随即开展了紧张的战备训练。空六师是最先装备苏制米格-15战斗机的部队之一。1951年10月中旬,空六师首次担负战斗值勤任务,执行沈阳地区日常防空任务。12月初,上级指示部队准备开赴前线,进行实战锻炼。接到命令后,全师立即展开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1952年12月2日,遵照军委空军指示,部队由沈阳东塔机场调到安东县大东沟机场,开始了第一次抗美援朝作战。1952年1月21日,是空六师永远难忘的大喜日子。这天北沙接到命令,全师出动,奔袭朝鲜沙里院空域之敌机群。敌机群由美国新研制的性能优良的F-86组成。我师首战,不仅完成了击退敌机群的任务,而且在空战中大队长许秀玉、长机朱玉廷各击落敌机F-86一架,大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我军的威风。为防止全师同志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战后北沙立即召集两个团的飞行员座谈,大家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寻找不足。20天后的2月20日,空六师十八团在十六团的掩护下又在平壤上空的空战中击落敌机两架。我们空军作战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陆军兄弟部队向敌人展开进攻。
1952年3月15日,北沙师奉命开赴广州,与空军十八师换防,担任国土(广州空域)保卫任务。1952年7月,我师又奉命重返沈阳(师机关一直留守在沈阳),担负二线防空任务,同时更换装备,装备了更为先进的苏制米格-15比斯战斗机。1952年11月28日,奉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的命令,全师开赴一线浪头机场,第二次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全师闻讯,兴奋不已。北沙也激动得彻夜难眠。到达一线后,空军进一步狠抓全师飞行作战训练,尤其是双机、四机的编队、搜索、警戒、攻击、退出、掩护、支援等技术。各团分别成立了学习委员会和战术学习小组。1953年2月18日,十六团四个中队在凤城上空巡逻,与敌22架F-86型飞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飞行员娄连仲击落敌机1架,飞行员张维清从高度10000米打到3000米,直到敌机坠毁才退出战斗,取得二次参战的首战胜利。1953年上半年,敌人以F-86战斗机为主,采取大编队的方式入侵清川江以北空域。志愿军空军奉命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各师共同的努力下,基本上夺回了清川江以北的制空权,迫使敌人取消了白天对清川以北空域的袭击。美国飞行员将这一地区称为"米格走廊"。第二次参战历时7个月,空六师共组织战斗出动94次,击落敌机20架(F-86型17架、F-84型3架)、击伤3架(F-86型2架、F-84型1架),是志愿军空军中有较强战斗力的飞行师之一。
(一百一十)王浩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浩绘画作品
王浩,1924年11月23日生,山东省牟平县人,自由爱好书画,擅长花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外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
(一百一十一)王前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前书法作品
王前,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