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4-11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六十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原海军政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政委的李耀文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中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八十一)李耀文

67331b664c4c8.jpg

题跋: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志愿军指战员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也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李耀文书法作品

李耀文,1918年4月生,山东省荣成县人,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政治部教育股长、文荣威办事处主任、第1路指挥部政治委员,第3军政治处主任,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政治委员,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62团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5支队21旅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5支队21旅政治委员,第5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5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副主任,鲁中军区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莒(县)沂(水)安(丘)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沂山地区工作委员会代理书记,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警备第4旅政治委员。在恶劣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他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做了不少开创性工作。他和有关同志一起创办了胶东地区第一张公开宣传党的抗日方针的报纸《每日快报》;组织“河山话剧社荣成分社”,既当负责人又当演员,并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他参加天福山起义,参与发动和组织埠柳乡农学校抗日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他受命参与开辟沂山抗日根据地,领导沂山地区工作,粉碎“围剿”,在沂水北部葛庄一带伏击日军。胜利讨伐伪军厉文礼部,争取伪军韩寿臣等部起义。在斗争中,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怍战,善于出谋划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中军区第9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3师政治委员,第8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26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指挥解放临朐、益都和博山攻坚战。1946年8月与鲁中军区第4师在文祖、石岭子、周山庄、鹅庄、埠村镇歼灭国民党军第15军1个团又一个半营,其中俘敌1000余人。这是解放战争开始后歼灭的第一个国民党军建制团,中共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致电陈毅,对参战部队指战员传令嘉奖。1947年1月,协同鲁南部队打响鲁南战役,攻占青山、石城崮、北大窑、太子堂、峄县、孟良崮,先后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第74师。在淮海战役中,协同兄弟部队全歼黄伯韬兵团、阻歼孙元良兵团、围困杜聿明集团。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李耀文同志率部转入以解放台湾为主要任务的军政训练。1950年11月,率领第26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浴血奋战的19个月里,指挥部队毙伤“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3.8万余人,完成了作战任务,为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曾受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的接见,并授予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归国后,历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政治工作经验编写组党支部书记、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8年,他响应毛主召下连当兵,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作。

1965年10月,先后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1970年6月,李耀文调外交部工作,历任外交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部长、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兼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第一任大使。李耀文在外交部系统工作了6年,对促进我国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迅速准确地协调处理外交系统突发事件等作出较大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和称赞。1977年4月,李耀文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政治委员后,深入调查研究,为被打成所谓“特务”“反革命分子”的科学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尊重知识,善于学习,积极参与重大科研工作的决策,对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方针、重点以及如何打赢未来战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使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迈出了新的步伐。

1980年10月,李耀文任海军政治委员。海军党委和机关先后制定、修订和批转了《保卫空中防线十项措施》《保卫海上防线十项措施》《海军舰艇出海训练三阶段政治工作》《海军航空兵飞行训练四阶段政治工作》《做好分散小单位预防政治事故工作的十条措施》等文件,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海军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加强海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 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90年4月退出领导岗位后,他仍关心着党的的事业,关心着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关心着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998年7月离职休养。2018年4月10日23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67331c13b2d26.jpg

抗美援朝时期26军军长张仁初(左), 政委李耀文(右)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军派出军队奔赴朝鲜战场,参与作战。当年11月,张仁初和李耀文所在的26军经过6天的急行,进入了朝鲜境内。刚到阵地,长津湖战役就爆发了。来不及休整,26军就接到上级命令前往碣隅里接替20军继续阻击美军。然而当时的朝鲜风雪交加,天气极其恶劣,26军各师对路况不熟悉、战士们缺衣少粮,很多人都冻死在路上,种种原因,导致到达目的地延期,不仅没有歼灭美军,反而自身损失惨重。出师不利,李耀文只好向九兵团写检讨书,反省26军存在的问题。

第26军参加第二阶段作战,担负议政府、抱川、涟川,特别是“三八”线以北葛末面、高台山一线的阻击作战。这一线为我军后退极限线,故防御是否成功,阻击是否有效,关系朝鲜战局极大。我们把第78师部署在东豆川地区;77师部署在抱川地区,并为第一梯队;把第76师部署在涟川地区,为第二梯队;将76师第226团配置在抱川东南之陆川、永阳地区,保障整个防御体系的左翼安全。敌人在我军正面进攻的部队有美第1军步兵第3师、第25师、第9军第24师第5团、空降第187团、土耳其旅、菲律宾第10营、英第27旅两个营,共8万余人,配有重火炮400余门,坦克300余辆。

15日,志司通报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我军作战战况。第二阶段的作战即将开始,26军军长张仁初和政委李耀文,会同张铚秀一再反复研究本军防御阵地之配备编成,同时张铚秀将自己草拟的作战方案同一科的同志研究修改后迅速下达各部队。

3月初,敌人已推进到汉城以北,大战在即。11日,张铚秀到第234团第2营看龙岩山阵地。该营阵地最前沿同时又是与左侧77师之230团的接合部,是敌人可能重点进攻的部位,所以该营的阵地构成比较严密,但兵力使用过于分散,同时没有注意独立作战之配备。凡阵地比较突出的部分,兵力一定要相对集中,同时还要有独立作战的兵力、兵器配备。这样既可防敌人分割楔入,同时一旦被其割裂也好独立作战。26军计划把全军防御阵地都看一遍,可是正准备到其他团的阵地去时,志司来了紧急电令,要求26军在“三八线”以南要阻击敌15至20天,然后才转到“三八线”以北地区继续阻敌。

11日下午,张铚秀奉召急匆匆地赶回军部,与26军军长张仁初和政委李耀文一起研究执行方案,并连夜召开了各师长参加的军事会议。最后决定“三八线”以南的三道阵地,议政府至富坪里第一线阵地要打7至10天,道乐山、七峰山、国师峰第二线打3至5天,磨义山、七峰山、旺方山、水源山第三线打5至7天,最后转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继续阻击,扼守26军撤退的极限线。为从整个阶段的阻击作战来考虑,军长张仁初和政委李耀文率机关大部到后面地藏洞开设军第二线指挥所,张铚秀率精干人员组成一线指挥所,具体组织指挥部队作战。

3月16日上午7时,第26军的“三八线”阻击战打响。从3月22日起,第26军当面的美3师、25师、24师及英29旅,分别向我第78师、第77师、226团的防御正面发起全面进攻。22日这一天,敌人以3个团的兵力向祝灵山、398.0高地、泉占山、水落山、阳地里5处攻击,每处使用1个营以上兵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从早上7时攻击到下午5时停止。战斗尤以398.0高地最为激烈。这天战斗敌我伤亡是1:3。是日上午,军长张仁初和政委李耀文从志司回来传达志司首长的指示。

26军根据志司关于不仅要在这一阵地完成阻击任务,而且还要以小的代价来求得参加另一个战役的指示,结合这些天部队的实战经验,提出了5条方针:(1)、必须以交替轮番的来使用兵力,担任阻击;(2)、必须要以积极的反复争夺和敌人争取时间,否则是难以达成;(3)、必须强调加强工事构筑和阵地的编成,特别是要严密的组织火力;(4)、在物质上,必须有充分的准备;(5)、在领导上和工作上,必须是前后、新旧兼顾。在以后的作战指挥中,第26军是始终贯彻这些方针的。

1952年,李耀文带着金将军赠送的锦旗和纪念章返回中国,圆满完成了祖国交付的抗美援朝任务。


(一百八十二)王淑琴

67331ac9f10ab.jpg

题跋:献给最可爱的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淑琴绘画作品

王淑琴,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一百八十三)曹玉平

67331af1c6895.jpg

题跋:和平鸽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鲁耀绘画作品

曹玉平,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