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4-12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军政委栗在山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九十)栗在山
题跋:军魂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栗在山书法作品
栗在山,曾用名栗元恒,1916年1月生,河南省方城县广阳镇栗贾庄人。1933年10月,17岁的栗在山在嵩山公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共青团宛北支部书记。1935年夏,在许昌灞陵中学转为中共党员。1936年初,中共许昌工委成立后,他担任工委青年委员,负责青年团和地下党的联络工作。6月,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成立,栗在山任县委委员。后以教员的身份到西华县开展革命工作,任西华县红花集区区委书记。1937年初,中共河南省地下党重建后,栗在山任河南省工委秘密交通工作负责人,化名王文忠,到北平与中共北方局取得联系。此后,他多次来往于河南与北平之间,为中共河南地下党初期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七七事变”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河南省委,由朱理治任书记,栗在山作为朱理治的助手,参加了河南省委的筹建工作。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栗在山任省委秘书,后兼任中共开封市委组织部部长。
1938年8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11月中旬,由于栗在山对中原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组织上把他从抗日军政大学调到中原局秘书处工作,任刘少奇的秘书,护送刘少奇同志到竹沟主持中原局工作。1939年4月,栗在山离开竹沟奔赴鄂豫皖抗日前线。在信阳四望山,他将自己的原名栗元恒改为栗在山。皖南事变后,栗在山任新四军第5师第13旅政治部主任兼汉(汉口)、孝(孝感)、陂(黄陂)工委书记。他带领旅部侦察连和39团1个多营的部队,开辟了汉孝陂游击根据地。1942年,栗在山任5师司令部参谋处长,负责部队作战计划的制定和作战方案的实施。在此期间,他协助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成功转移边区首脑机关及所属部队8000余人,粉碎了日军在大悟山的扫荡行动。
1944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了河南战役,新四军5师抽出部分力量组建了河南挺进游击兵团。栗在山接任游击兵团政治委员。游击兵团广泛发动群众,先后歼灭顽固派石品侯部300余人,关振亚部1000余人;全歼日伪军2师张国威部和伪军西(平)遂(平)舞(阳)堰(城)四县联防司令吴春亭部,击毙日军松木指挥官;歼灭敌遂平县保安团徐耀臣部200余人,创建了嵖岈山抗日根据地,为挺进豫中,打通与南下八路军的联系奠定了基础。1945年8月,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陈先瑞部同嵖岈山豫中游击兵团合编为豫中军分区,陈先瑞任司令员,栗在山任政委。豫中工委改为豫中地委,栗在山兼任地委书记。
1946年初,栗在山被调回中原军区司令部,负责侦查并拟定中原部队突围的作战计划。4月,栗在山被派往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参加“国、共、美”三方的谈判,并飞抵延安向中央直接汇报情况,先后受到刘少奇、任弼时、毛主席的接见,特别是毛主席听到栗在山的名字时,笑着说:“栗在山,你是在山上打游击呀。”这次接见虽然时间不长,却给栗在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栗在山受命从延安转赴东北。10月来到黑龙江的双城,担任中共哈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领导部队剿灭土匪,建设根据地。不久,组成独四师,王魁先任师长,栗在山任政治委员,先后率部歼灭了吉林周围乌拉街和司马屯、大南屯、范家屯、尖子山、九台之敌,并攻克了景家台,消灭了法库守敌62师。
1948年4月,独四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35师,栗在山仍为师政委。9月2日,辽沈战役打响。35师向沈阳进军,在辽沈战役中,栗在山率部歼敌5800余人。辽沈战役结束后,栗在山率部参加平津战役。12月4日,栗在山部从沈阳冒严寒行军750公里入关。
1953年,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栗在山被选为团中央委员。1955年,栗在山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之一。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等荣誉奖章。1958年初,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发展战略武器的指示,中央军委选派栗在山率二十兵团及科技人员,在戈壁荒滩上创建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组建我国第一支导弹试验部队。1958年10月,栗在山担任基地首任政委,直接参与组织指挥了第一发仿制导弹、第一发国产导弹、第一发导弹核武器、“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发射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贡献。
1985年3月,为培养年轻干部,栗在山主动提出离休。离休后,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防科技事业和武器装备建设,70多岁高龄还为大漠戈壁离休官兵职工安度晚年四处奔波,组织建立了北京、保定、济南、武汉等地的干休所,并组织创建了国防科工委老干部大学,亲自担任第一任校长。1990年,栗在山同志身患重病,在此后长达16年的病床和轮椅生活中,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积极研究革命斗争史,撰写回忆和纪念文章,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6年12月30日,栗在山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和军队建设长远发展的需要,1952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空军第三军,将四十九军的军部改编为空三军的军部。已调任二十一兵团副政委的栗在山被调回,出任空三军政委,担负起组建空三军,建设人民空军的使命。
1952年6月,新组建的空三军从广西的贵县开赴东北的四平。下辖空五师、空八师和空九师3个师。1952年底,刚刚组建半年多的空三军奉命赴朝参战。入朝前,空三军组织进行了一次空中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战役演习。通过战役设想、图上作业,检验了机关的指挥和保障能力,受到东北军区空军和苏联顾问的好评。
1953年初,栗在山作为空三军第二批调换赴朝的军领导乘飞机到了朝鲜介川,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总司令员兼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邓华汇合。栗在山兼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前方指挥所政委,在朝鲜介川的中朝联合空军前方指挥所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实施前方作战指挥。同时,栗在山还兼任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空军指挥所政委。
为适应作战的需要,栗在山参与组织了前方指挥所(指挥室和作战室)的重建。重新制定了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对各类飞行代表组、目标引导组、地面监视哨、通讯联络队进行了调整。组织人员详细研究了反登陆作战方案以及陆、空协同和空、炮协同及指挥暗语编排等文件。根据部队在朝鲜(国外)作战这一情况,栗政委教育全体官兵要树立长期在朝鲜工作和作战的思想,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坚决消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志愿军空军以弱胜强击落敌机数十架,空三军涌现出李汉、王海等多名战斗英雄,打破了美帝国主义空中霸王的神话。栗在山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订。9月底,栗在山奉命回国。空三军驻守大连。
(一百九十一)王化民
题跋:大德山色香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化民绘画作品
王化民,志愿军某部军医,立三等功。
(一百九十二)王文儒
题跋:红花映英雄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文儒绘画作品
王文儒,1937年生,河北省三河市人。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创作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客座教授,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中心高级教研员、一级书法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生于书法世家,书体涉猎广泛、笔画饱满流畅、变化多姿、存古出新、雅俗共赏,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绘画师承流派,写意花鸟运笔纵横淋漓、气韵生动。 2001年《吉利图》,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名家名作展优秀奖;《墨竹》、楷书《诫子书》分别荣获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大展赛银奖、铜奖;《旭日高歌》荣获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大展赛优秀奖。2002年《清风图》荣获全国及海外华人书画大奖赛银奖;葡萄《秋日飘香》获文化部情系西部国际书画展优秀奖。2003年写意牡丹获文化部主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中华书画名家艺术展金奖。2004年荣获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中国艺术家称号。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