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5-03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李光云及后勤保障系统人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三十五)李光云
题跋:独有英雄驱除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李光云绘书法作品
李光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办公室主任。
在抗美援朝开战之后,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依然由东北军区后勤部来负责,但面对敌人对运输线的骚扰,我国的后勤部门暴露出了人力不足,缺乏指挥,以及难以与其他部队形成联动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刘亚楼、杨立三等高级将领,在1951年1月底于沈阳召开了志愿军后勤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将领们针对新时期战争后勤的变化趋势达成了共识,他们意识到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战士采用的“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后勤供应形式已经过时了,尤其在出国作战时,由于缺乏百姓的支持,想要靠这种形式保证供给,更是天方夜谭。
在新的战争形势下,后勤工作应由局部供给转变为全局供应,战斗部队的各部门也要为后勤工作保驾护航,而这需要成立一个新的机关来进行统一管理。在沈阳会议结束四个月后,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正式成立,该部门由志愿军总部领导直接负责,统筹管理志愿军的后勤和相关设施建设。李光云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相较于此前的东北军区后勤部,志愿军勤务司令部的权限更高,这让他们可以调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战士来协调后勤工作。大量工兵,炮兵,运输兵和铁道兵都成为了后勤体系的一员,他们的加入让后勤部门有了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境内的铁路和公路网线就是志愿军战士们的生命线。在我军空军力量较为薄弱的战争初期,美军对于运输线的打击十分频繁,这让后勤车队在朝鲜境内寸步难行。随着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建立,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首先是防空能力的提升,在司令部成立后,后勤运输线的两侧多了防空炮兵的身影,他们的存在令美军的轰炸机不能再肆无忌惮地骚扰后方,为抢运物资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另一个方面工兵和铁道兵的加入,让后勤部队有了极强的道路抢修能力,铁路和公路被炸毁之后,工程兵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抢修,保证列车和汽车的通行。公安系统的加入则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和敌特对于后勤运输线的破坏,而且司令部可以和地方政府进行直接沟通,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动员和分配支前百姓,尽可能地调动各方力量。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推进,参战双方逐渐进入阵地拉锯战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美军将绝大部分空中力量都投入到对我军后勤补给线的破坏上面。
为了防止物资损失,志愿军战士们总结了美军的进攻习惯,找到了美军袭击可能性较小的时段,并在这一时间段对物资进行抢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志愿军后勤部队还根据朝鲜国内山地较多的特点,在山崖上挖掘了许多山洞作为临时仓库,对物资进行分段运输,这让美军的很多次轰炸都是无功而返。在每个运输段,还配有可以调动的汽车和大车,一旦铁路或公路遭到破坏,后勤人员就会将物资转移到汽车或大车上,再沿其他路线运输。这种保险机制,令志愿军的后勤通道始终畅通,前线战士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保证。
除了物资运送之外,后勤司令部还在前线和后方建立了多家野战医院,完成了对伤病员的接收和治疗工作。后勤人员在夜里会协助医护人员完成重伤员的转运,他们的努力也挽救了无数年轻的生命,这也是志愿军后勤系统的一大功绩。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志愿军空军已经拥有了不俗的战斗力,在他们的保护下志愿军的后勤线路终于变得畅通无阻,胜利的曙光也渐渐清晰了起来。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解放军的后勤保障系统在战火中完成了蜕变,拥有了整体调度,多部门协作的能力,后勤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令志愿军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是我国赢得抗美援朝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后勤这个幕后战场上,新中国军民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先烈们用生命保护了国家的安全,他们和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
(二百三十六)王正新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正新绘画作品
王正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二百三十七)王创基
题跋:我们的彭老总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创基绘画作品
王创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