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2-06
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前段时间,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让人们重新领略到运河的魅力与深厚底蕴。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段起点的通州,浸染了数千年的运河文化。在通州台湖,就有一座以运河文化为题的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它陈列着大运河漕运以及沿岸民俗器物遗存,如漕运古船、陆运马车、农耕器具等各种器物,作为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以“大运河”为鲜明标识的博物馆,它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位于凉水河畔的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因保存藏品而建博物馆

通州台湖东南侧,千年古河道、北运河支流之一的凉水河静静流淌。如今的凉水河经过治理后,两岸新修了人行步道,道路旁花红绿柳,风景宜人。沿着凉水河,行至高古庄村时,只见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矗立河畔,这便是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大门写着一副对联:满室尽珍奇;层楼皆瑰宝。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的两层建筑,门楼和窗户装饰一新,正门上方悬挂着“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匾额。数万件文物安静地陈列于此,让本就有着悠久历史的高古庄村,更显静谧悠远。

博物馆的主人叫谷建华,生于斯长于斯,是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更是一名颇有情怀的文化人。上世纪80年代,他下海经商,经过一番打拼,在商业上收获颇丰。不过,他始终对文化情有独钟,一直倾心打造文化产业,后来转型,成立了文化开发中心。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创办人:谷建华)

生活在台湖的居民,对华馨园小区并不陌生。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正是谷建华。华馨园是谷建华当年涉足房地产的开始,有意思的是,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诞生,也与这个小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台湖镇次渠村偏西,早年前有一座宝光禅寺,该寺曾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座大寺,据《通州志略》记载,宝光寺旧名“法华寺”,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明正统五年(1440年)被赐名“宝光禅寺”,内有定光佛舍利塔。后来,这座古庙历经变迁。在谷建华的记忆中,古庙会定期举办庙会,附近还有集市,热闹非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庙被毁,古塔也毁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古塔被毁后,出土了一些文物,被北京文物工作队运往北京,剩下塔基等断壁残垣便荒废于此,无人问津。

2000年,谷建华在古庙附近的集市旧址开发华馨园小区,在清理古塔废墟时,他发现了两块碑座及一些残存碑刻和砖瓦,对古物件有极大兴趣的他意识到,这些古物件有极大保存价值。而如何保护好它们,一直是谷建华心头的一件大事。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困扰着他。因为对文化的喜欢,谷建华非常热衷收藏,几十年来,他收藏了古典家具、木雕、石雕以及大运河文化遗存物品等众多藏品。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他觉得有必要将这些藏品向公众展示,让人们了解每件藏品所记录的历史。

于是,谷建华便在台湖的高古庄村投资修建了这座博物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博物馆现有玉器、石器、古代计量器以及书画等26个展厅。

《京门九衢图》还原北京老城门风貌

除了收藏古玩物件,谷建华还积极投身文化活动。1997年,在众多文化名人的协助下,谷建华举办了“迎香港回归——首都百名老人书画长卷展”,这是谷建华投身文化领域的首次尝试,书画展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他一发不可收拾:1998年是老舍诞辰100周年,他举办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百年书画联谊会”;1999年澳门回归,他举办了“迎澳门回归百米书画长卷展览”;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谷建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不吝笔墨,题笔创作,谷建华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

时间证明了谷建华的前瞻性。二十年过去,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资料以及墨宝,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

2001年,在文化之路上小有所成的谷建华,因为小时候对北京古城门的懵懂喜爱,将目光投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城,他开始组织创作大型历史文化工程——《京门九衢图》。

这幅长卷取材于康乾时期的北京城,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进行,艺术而真实地展现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20个城门楼以及北京古城的风采。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创作者不仅需要高超的绘画技艺,更需要了解北京城的历史原貌。谷建华要求绘画团队,将关于老北京城门的资料都收集过来,细致查阅,哪怕是城砖铭文都不放过。为了确保长卷准确无误地再现古都风貌,谷建华还邀请费孝通、侯仁之、罗哲文、史树青、孙轶青、舒乙、郑孝燮、韩美林等专家,组成创作监制专家组,为长卷提出各种意见。专家组不仅在画法上提出意见,比如,在画阜成门时,透视出现了一些问题,绘画团队在修改时将近处的房子加大,阜成门城墙上移,并加了远景。另外专家还在史实上提出意见,根据资料记载,阜成门门洞内的石板上刻梅花,创作团队在绘制阜成门时,特意在阜成门展现了梅花;在画德胜门时,左侧原来画有汇通祠,经过实地考察后,他们在画卷上将汇通祠位置右移并将建筑加大。

(《京门九衢图》阜成门段)

谷建华说,类似这样的修改太多了,以上只是微不足道的例子。“他们画一段,就开一次专家研讨会,让专家点评,凡是专家提出异议的,他们就反反复复修改,直到大家满意。”

2002年6月,这幅历史长卷终于有了眉目,谷建华拿着画卷走访书画名家,王明明、刘大为、林林、陈大章等著名书画家题写了城门诗,刘炳森、欧阳中石分别为《京门九衢图》长卷题名,著名书法家夏桐郁为画卷前言,当代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为长卷题写后记。最终,全长182米、高82厘米的《京门九衢图》完成,它一问世便引起了轰动,评论界更是将这幅画卷誉为“当代清明上河图”。

(刘炳森为《京门九衢图》长卷题名)

如今,这幅长卷以及创作时收集的城门老照片、古籍资料、明清时期的生活实物,包括创作团队的手稿、书法家题字都成为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藏品。

因为喜欢文化,便举办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大型文化活动,又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藏品,谷建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然而在这条路背后,凝聚的却是谷建华的极大心血。《京门九衢图》创作历时三年半,前后创作达一百余人,共投资六百多万元。为了给创作团队一个舒适的创作环境,谷建华甚至还把自己一家效益颇佳的酒楼关了张,专供创作组使用。

《古运回望图》“开挖”文化运河

在创作《京门九衢图》时,深受运河文化熏陶的谷建华,对“漂来的北京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泱泱北京城,各类宫廷建筑蔚为大观,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那些巨大的石头、木材等诸多物资,正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谷建华意识到,他需要为大运河画一幅长卷,“只有把运河也画出来,《京门九衢图》才算完整。”于是,创作一幅反映大运河漕运盛况的想法,在谷建华的头脑里悄然成型。这就是后来的大型历史画卷《古运回望图》。

2003年春,谷建华正式组建创作团队,为了使作品真实地展现当年漕运的风貌,谷建华先后三次组织由主创画家、摄影摄像人员、文案等组成的考察创作组,沿着大运河采风。从北京到杭州,他们沿着大运河,历时一年时间,行程达数千公里。通过实地考察,创作组收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这幅历史画卷变得立体而生动。

(《古运回望图》通州段)

2006年11月,全卷长达210米、高83厘米的《古运回望图》问世。它以明代为横切面,以翔实历史资料为基础,从北京东便门出发,经过通州八里桥、燃灯古塔及张家湾,再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到杭州结束,艺术地展现了全长约20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

《古运回望图》从多个侧面,描绘运河两岸的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文化等繁华景象。整个长卷分为25个段落,共绘制两岸风景名胜一百余处,南北贯通,风情各异。在画面里,各类船只千余艘;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类人物数万人……

(沈鹏为《古运回望图》题名)

《古运回望图》的完成,社会各界给予了极高评价,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幅可以流传后世的佳作。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这样描述:“该图的创作,无异于再次‘开挖’一次运河,一条文化运河,对弘扬民族统一大业,挖掘运河文化底蕴,再现京杭大运河昔日壮丽风采,促进现代经济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花费800多万元,前后历时五年,谷建华的心愿终于达成。如今,面对记者,再次讲述当年往事时,他仍然激动不已,“我的目的就是想给社会和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这也算是我这个大运河之子对社会的一点真情回报。”

毫无疑问,《京门九衢图》和《古运回望图》成为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06年,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到博物馆参观后,欣然题写“大运河会馆”,并赠与博物馆;2009年,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著名文博专家吕济民亲笔题写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如今,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规划的不断深入以及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谷建华和他的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正在畅想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