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2-08遗落民间的智慧——手工织布机
手工织布机历史悠久,汉语博大精深,“机”不仅是指织布机,更蕴含机智和智慧的含义。织布机的历史基本伴随了整个农耕历史。你耕田来我织布是我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写照。
(我国古代传统经济--男耕女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自南北朝传颂至今;元明之际,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量种植,勤劳的中原人民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绣工艺揉于棉织工艺;清代老土布曾经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在近代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各后方根据地群众纺线织布支援前线,为战斗的胜利提供了后勤保障;六七十年代,家用纺线织布成为家庭妇女重要活计之一;如今,仍然有农村还保留着这一手工艺,用神奇的双手续写土布古朴华美的乐章。
(操作练兵为革命,纺纱织布为人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一起探索织布机的历史故事,欣赏民俗手工艺文化之美。
黄道婆的脚踏式织机
宋末元初的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发明了脚踏式织机,也称为投梭机。黄道婆在海南向当地的黎族同胞学习织造技术,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纺织技术的精髓,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先进的织布技术,发明了存世至今的脚踏式织机。
(黄道婆与脚踏织布机)
民间使用的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手织布,是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民间纺线车
纺线车
【年代】:近代
【用途】:民间用来把棉花纺成棉线的简易劳动工具
【馆藏】:现藏于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一棵树,十六桠,又打滚,又翻叉,又牵藤,又结瓜。”这是盛行于六十年代农村民间的一首儿童谜语,而谜底,那时的农家孩子都会脱口而出:纺线车
纺线车纺织出来的线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民间使用的纺线车是由轮子、摇柄、锭杆儿(俗称“锭子”)、支架、底座等构成。木枋制成的纺车底座长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下横处有两根方立柱,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动轮轴的圆孔,距底座35厘米,轴的一端有摇柄。
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两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两组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辋上挂着传动绳(俗称“弦”),轴部加少量润滑油。
(使用纺线车纺线场景)
纺线时,一般左手持棉花捻,把捻头一端蘸水粘在锭杆上,右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的高度与锭杆平行,一边纺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平行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捻子上的棉线。
老粗布的纺织全是手工,工序非常复杂,前期的轧花、弹花、纺线、络线、浆染、经线、刷线等工序不算,单是织布就要经过作缯、闯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十几道工序,因此,即便是男耕女织的时代,也不是所有妇女都是织布能手,很多重要工序都要请能手来帮忙。
传统织布机
织布机
【年代】:近代
【用途】:民间用来织布的工具
【馆藏】:现藏于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十亩地八亩宽,里面坐个女儿官,千根筝,万根线,梭子手中来回穿。脚一踏,手一扳,十指莲花都动弹。织成布,做衣衫,娃娃穿了挡风寒。”,这首典型的豫西儿歌所表现的是女人们的织布过程,织女为将军,指挥手下一梭万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女性劳作的尊重。
传统织布机长约1米,宽约3米,有一个传统木床类似的框架,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线柱子),机头两端有六个翅,可控可放机头转动。离机头不远处安装着竖立的框架,其作用是通过上方的横木棒向下引绳提拉两个缯,缯是与机头等宽、高约20厘米的长方形线刷,缯的下方通过引绳连接两个踏板,轮流踏下踏板,缯便分出高下,均匀穿过细细缯眼的经线便被分为两层,织布梭子从两层经线中间穿过,带领纬线与经线交错,再通过机杼的挤压便形成了布匹。
织布时,机身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妇女们端坐在织布机这一端的布柱前,双脚踏板上下交替,双手轮换操做机杼和梭子,只见双手翻飞,穿梭往复,娴熟的动作如同弹钢琴一般美妙。
(传统织布机织布场景)
上世纪80年代后这种流传了近千年由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的老粗布退出了历史舞台,老式纺线车、织布机只有在民俗博物馆里才能看到。
(老粗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鲁锦)
在现代社会崇尚环保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昔日的老粗布以其特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引起城里人的青睐。人们又喜欢起手工织的床单、被面、褥子等,认为手工制作的老粗布冬暖夏凉,用起来舒服。故而不少乡下妇女又架起了纺线车、织布机织起了粗布床单,花格色布,消失了的老粗布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社会价值
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传统织布有着千年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更是充满个性和智慧的艺术创造。它天然的韵味、粗朴的质地、鲜亮的用色,契合了劳动人民淳厚实在、热情率真的品格,体现着人们朴素的审美直觉和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
博物馆创始人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
博物馆简介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位于通州区凉水河畔,于2010年由民营企业家谷建华发起成立,为通州区第一家民营博物馆,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大运河民俗文化综合展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文化场馆。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的著名文博专家吕济民先生为博物馆题名。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藏品数万件,均系谷建华先生的个人收藏。现有玉器展厅、瓷器展厅、石器展厅、现代工艺品展厅、古代计量器展厅、陶器铁器展厅、景泰蓝工艺品展厅、青铜器工艺品展厅、书画展厅等26个,各展厅藏品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博物馆的宗旨是:“传承保护珍贵遗产,突出彰显艺术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展藏科研并举,弘扬悠久历史,光大运河文化,服务通州新城建设,致力首都科学发展”。
博物馆藏品赏析
仿明 精铸紫铜胎鎏金海水异兽纹四方熏炉
【规格】高37.5cm;耳距38.5cm;重21.65kg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详述】炉呈四方形,匏顶,弧腹,圈 足,炉盖镂雕云龙纹,炉下腹錾刻海水异兽纹,炉侧塑兽耳。熏炉体形硕大,炉上云龙,矫健灵活,奔驰迅速,鬓髯鳞角丝理规整,巧空毫发,生动有致,流云苍典柔婉, 连绵不绝。海水激荡汹涌,辉映异 兽纹之气魄。炉体运刀精确细腻, 磨盘圆熟光洁,不露刀锋棱角。此炉铜质精纯,入手沉坠,通体蜡茶之色,鎏金装饰,包浆温润,颇为难得。
仿明 精铸紫铜胎龙首耳炉
【规格】高12.6cm;口径20.8cm;腹径25.5cm;重7.01kg
【款识】大明崇祯年制
【详述】炉唇口外侈,收颈,鼓腹下垂,矮圈足外撇。左右龙首兽吞式双耳,上起自颈部,下收于腹鼓处。整器铸造深峻,搭配古拙的双耳,使此器古意盎然,充满雍容华贵之气,为文人雅士几案把玩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