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 1986-1990
    1986年, 与中技装备配件进出口公司某家重型车辆厂合作,正式成立了中技装备配件进出口公司通州重型车辆修理服务部。以热情、真诚、完善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并连续三年获得了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授予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1990-1996
    进入九十年代,成立汽车出租公司,经营汽车租赁业务,开始步入多元化经营。紧接着,又创立了中联工贸公司,从事大型工业、贸易,同时还经营餐饮及娱乐等多种服务项目。
  • 1990-1997
    成立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1997年7月1日,历经沧桑、离开祖国一百多年的香港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为之扬眉吐气的大事,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有感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于是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承办了“迎香港回归——首都百名老人书画百米长卷”展览活动。
    “迎香港回归——首都百名老人书画百米长卷”参加的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著名的老艺术家、老专家,有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八路,有年过百岁的老寿星,还有卧病在床的老同志,共计137人。都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秉着一颗高度爱国之心,或以诗词歌颂,或以民谣吟唱,或以泼彩赞美,尽情抒发着对祖国的深情。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同胞的厚爱凝聚到笔墨之中,谱写了一曲迎香港回归的史诗。这是一百多颗充满激情的心用一百多米长卷连在一起的书画,更是一部贯彻《跨世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活教材。
  • 1998-1998
    1998年元月,为纪念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举办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百年书画联谊笔会”,百余名书画家争相挥毫泼墨,以书画形式追念这位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潔青及其长子舒乙先生也亲至现场助兴。
  • 1999-1999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际,又逢建国五十周年大庆,亿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的大力倡导下,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与国务院办公厅老干部局合作,共同承办了近300位老领导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艺术家及优秀中青年书画家参与的“庆澳门回归百米书画长卷”活动,该活动得到了有关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大力支持。马万祺副主席亲笔为长卷题名。最后,长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展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空军原司令员张廷发、文化部原部长王蒙等领导为“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展”开幕式剪彩,时任通州区区委书记赵家骐、区人大主任曹文广、区委副书记王玉辉、区纪检委书记王乃华、区委宣传部部长杨林、区人大副主任沈德海等区领导出席了画展开幕式并参观了长卷。
  • 2000-2005
    文化--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型书画展”。该活动得到了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高度重视,号召老领导、老将军、老红军、老八路和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参加该活动。
    2000年12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型书画展”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展出。该画展为数万名参观者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总政治部原副主任史进前、北京军区原司令员刘玉堤等领导人为此活动题词,并出席了画展开幕式。时任通州区委书记崔君乐、区人大主任曹文广、区委副书记王玉辉、杨岳、区委宣传部部长杨林、区人大副主任沈德海等领导也到现场表示祝贺。

    房地产--2000年组建大运河翰林集团,并抓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扩,通州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相继上马的大好时机,大运河翰林集团适时甩掉了当时效益已经开始下降的业务,成立大运河绿色房地产公司,把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房地产开发上来。大运河绿色房地产公司总结和借鉴多家房地产开发商成功经验,以高起点、高品位打造出精品安居工程,成功建设了10万多平方米的华馨园小区,为700多户城乡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成为当地房地产项目的亮点,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为台湖地区三大开发商之一。
  • 2001-2002
    2001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创作大型历史文化工程——《京门九衢图》。
    《京门九衢图》最初是由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费孝通等专家创意,由北京星联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筹划的,后因资金困难,项目举步维艰。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于2001年6月3日与星联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转让协议,全面接手投资、统筹《京门九衢图》的创作。
    2002年10月26日,全长182米、高82公分的《京门九衢图》创作完成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国家级的,影响大、规格高、意义深远。出席发布会的共有三百余人,有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人大原常委张序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京门九衢图》顾问欧阳中石等。
  • 2001-2006
    文化--2001年春,在通州区委、区政府及区文化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正式提出了创作以中国历史上的明代中叶盛世为背景,反映南北大运河漕运盛况的大型历史画卷《古运回望图》的构想,同年9月和12月两次召开研讨会,对所提创意构想进行完善和补充,确定了创作的基本方向和原则。2003年春,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将该项目报请北京市文化局、通州区政府和区文委立项审批,并报文化部备案。
    为使作品能够真实地展现当年漕运的历史风貌,谷建华先后三次组织由主创画家、摄影摄像人员、文案、后勤保障人员和司机组成的考察创作组沿着大运河进行采风,从文化部到北京市文化局,再到通州区政府,各级领导都为考察创作组的这次采风创造了良好条件;沿线27个市、县、地区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对《古运回望图》的创作采风活动给予了热情支持。
    《古运回望图》全卷长达210米,2005年10月完成。 2006年11月该图首展在全国政协专委楼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贾庆林、原副主席王忠禹、陈奎元、徐匡迪,原秘书长郑万通,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李仁臣,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原副主席满运来等人一同参观了该图并给予了高度好评。

    教育--2002创办翔实培训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弥补了当地专业性课外辅导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地区性素质教育和专业性课外辅导事业的发展。
    2003建成高标准国际化瀚林华馨幼儿园,总投资三千余万元,占地面积近万平米。该园以“尊重、理解、关爱、引导多元融合”为办学理念,致力打造“一切为了孩子”的高标准国际化幼教品牌。2004年成功发展了马驹桥连锁幼儿园,解决了更多孩子的入托难问题,累计接收近万名孩子入园,极大地推动了通州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 2007-2008
    2007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陆续用这些年开发的文化作品再开发出丰富的文化衍生产品,先后由国家博物馆监制,限量出版了《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微缩画卷;还采用日本绢丝印制《京门九衢图》顶级收藏品;与中国书店合作出版了《图说老北京-京门九衢》、《图说大运河-古运回望》、《漂来的北京》等系列藏书等。促进了北京传统文化的发展,丰富了首都艺术品的市场,促进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北京区域的综合竞争软实力。
    在举国上下迎奥运的热潮中,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聘请资深书法家曹兴国先生,按古代典籍格式,用六至八毫米标准小楷书法在传统的绘画材料绢上抄录了《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该报告自创意酝酿至书写告成,历时一年,含统计图与表格在内的表述文字共计11万有余,全卷总长达130米。
    奥运会期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在鸟巢附近的大客户接待中心举办了“笔墨盛世-百米书画长卷展”,向全世界展示了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作品——《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申奥报告》书法长卷三幅原创作品,并销售上述文化项目的衍生纪念品、书籍等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品,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打开了一个清新的窗口。
  • 2010-2010
    2010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拍摄了以《京门九衢图》为题材的电影,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在院线发行及各电视台播放,反响良好。
  • 2011-2011
    2011年成立通州区骑游协会,年初联合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创意:沿《古运回望图》骑游京杭大运河,以一种低碳、环保、健身、时尚、独特的全新的方式去感受运河文明,去畅想运河未来,去传播运河友谊。来自全国9省市的33名骑游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专为此次活动绘制了骑游路线图,骑游队伍每经过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城市或地区,均请当地政府或文化部门、邮局在骑游路线图上加盖印鉴,最终骑游路线图上共收集了66枚印鉴,这66枚印鉴永远地记录了“骑游京杭大运河”的足迹和壮举。之后以骑游图为素材制作了长13米,高60公分的《重游运河图》,著名书法家杨再春为该图题名,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安民和已故通县老县长张世光为该图题写了赞诗,弓超、冷万里分别为该图题写了前言、后记。
  • 2011-2012
    文化--2011年,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投资开发了以《古运回望图》为主线的312集大型系列动画片《神奇的大运河》,该片从大运河地域背景上分六个阶段进行开发,即北京到通州运河、天津运河、河北运河、山东运河、江苏运河和浙江运河,每个地域52集,该动画片是第一部有关运河题材的大型动漫项目,是在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阶段推出来的,将从一定范围弥补了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空白,特别是让少年儿童对大运河有足够的兴趣和认识,对进一步推动运河申遗有着重要意义。
    2012年,以《古运回望图》为主线的312集大型系列动画片《神奇的大运河》首个52集已制作完成,在全国政协文史委、通州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首映式于2012年8月17日在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行。后继在中央电视台与各地方台陆续播放。

    教育--2011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创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通州校区。
    2012年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合作创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艺术创作院,专业培养艺术类研究生。率先把高等艺术教育引入到北京市通州区,已为社会培养众多高级艺术人才。
  • 2010-至今
    2010年建立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设有玉器展厅、瓷器展厅、石器展厅、现代工艺品展厅、古代计量器展厅、陶器铁器展厅、景泰蓝工艺品展厅、青铜器工艺品展厅、书画展厅等,是大运河民俗文化综合展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文化场馆。大运河民俗博物馆以“传承保护珍贵遗产,突出彰显艺术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展藏科研并举,弘扬悠久历史,光大运河文化,服务通州新城建设,致力首都科学发展”为宗旨,是通州区第一家经政府批准的民营博物馆,2014年至今为通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在河北省张家口怀来鸡鸣驿古城建立邮驿文化主题邮局 邮票展览馆,展览馆珍藏数万枚珍品邮票,以传播书信邮驿文化为主题,展示主题明信片、鸡鸣驿古城题材集邮等特色文旅产品,提供明信片寄递、免费加盖特色纪念戳、慢递邮寄、旅游研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服务。
    邮票展览馆,创造了中国邮票收藏史上的百项第一,是迄今为止国家发行最好规格的邮票藏品综合展示基地。

    教育--2021年成立北京娅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统筹管理集团旗下所有教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