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4-03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我们将从本期开始,逐一介绍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的各界人士,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刘华清
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正义壮举,历史丰碑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华清书法作品
1916年出生,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1934年任第二十五军政治部科长。参加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并参加长征。后任第十五军团政治部科长、第三十一军司令部科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后任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第6旅政治委员。(个人简历信来源:中国政府网)
刘华清生活照(图源央视网)
解放战争时期,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刘华清在第二野战军效力,先后担任二野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位。1952年,此时抗美援朝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时刘华清在河北昌黎驻军,刘华清是1951年9月从重庆抵达这里的,任务是整训待命,准备出国参加抗美援朝作战。2月中旬的一天,第10军机关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刘华清即到北京,海军萧劲光司令员约见面。萧劲光接见谈话后,刘华清返回昌黎即着手交代工作,同年5月,中央军委颁发命令,任命刘华清为大连海军学校副政治委员、校党委书记。1955年,刘华清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1年1月14日逝世,享年95岁。刘华清将军虽然没有加入到朝鲜战场,但是他所立下的功劳,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的功勋,并不逊色于朝鲜战场的这些将领,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二)孙敦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孙敦秀书法作品
笔名苏丰,1953年8月生,原通州区文物局副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楹联学会简牍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原常务理事·理论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史编委会副主任;简牍书法理论丛书编委主编;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简牍书法高级研修班导师;清华大学书画理论培训基地简牍书法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孙敦秀谈及通州,他认为运河是通州味的源泉和灵魂,运河文化是通州味的根脉所在。通州这片热土,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厚实浓郁的运河文化底蕴。他曾动情地说道: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用她母亲般丝丝血脉,滋养着沿岸的人民,我从南运河一路走到北运河,这些年来足迹遍布运河流经的每一个城市。运河情结一直深深地植根在我心中,总有一腔热情,想要用最浓重最热烈的笔墨书写她,赞美她。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届时谷建华先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们不吝笔墨,题笔创作,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如今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墨迹,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份独一无二的收藏中的每一件都是生动的历史,抗美援朝主题书画展是红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谷建华曾说:“作为企业的领航人,我深感企业责任的重大,更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大运河翰林集团将继续秉承“纳百川之势,兴文化伟业”的经营理念,和业界同仁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及新锐的视角,打造运河文化“无边界、无框架”的经营方式,不断把运河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高远的空间!”
(三)李国纯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狂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
通州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李国纯书法作品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在西线两水洞、云山和东线黄草岭与南朝鲜军队展开激战,崇山峻岭中不期而遇也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0月25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途上,又立起了一个闪光的坐标。11月1日,号称“开国元勋师”的美军骑兵第1师,在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云山镇集结,准备由此向北继续进攻。傲慢的美军没有想到中国会出兵参战。志愿军39军在炮火掩护下,向云山发起进攻。志愿军战士攻入城内,发现对手竟是美军王牌师。官兵们血脉贲张,斗志更加昂扬:“打的就是你这个王牌师!”志愿军取得了同美军在朝鲜战场首次较量的胜利。美骑兵第1师遭受重创,第8团大部被歼。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歼敌1.5万余人,将“联合国军”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用胜利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站稳了脚跟。然而,生死较量才刚刚开始。11月21日,美第7师推进到鸭绿江边的惠山镇。24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乘飞机到鸭绿江上空巡视一圈,向全世界宣布总攻势开始,并说:“我希望我的话可以兑现,就是孩子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就在麦克阿瑟口出狂言的第二天,志愿军全线发起战役反击。
松骨峰,一个曾让亿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地名。11月30日拂晓,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为追击南逃美军,一路穿插到这里。美军数十门火炮和10余辆坦克集中射击,并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弹,阵地上一片火海。志愿军战士带着满身火焰扑向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惨烈的松骨峰战斗被写入《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将士的光荣称号。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