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03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二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介绍开国上将、飞夺泸定桥的开路先锋杨成武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四)杨成武

65ed137ba4967.jpg

正义战争必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杨成武书法作品

1914年出生,福建长汀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干事,第十二师秘书,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前卫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后任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等。1948年后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组织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个人简历信来源:中国政府网)


65ed13d511813.jpg

杨成武生活照(图源央视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战斗英雄功勋荣誉章。1952年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了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1960—1961年中缅堪境警卫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抗美援越。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文研究委员会主任。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著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2004年2月14日逝世。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1年2月初的一天晚上,时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个军民联欢会时,被聂荣臻司令紧急电话通知召见。见到聂司令员,他当即向杨成武传达了军委决定:组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下辖第12、第15、第60、第67、第68等五个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 任命杨成武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从北京回到天津警备区,就开始了主持组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工作。

杨成武1951年6月率领第二十兵团进入朝鲜战场时,正值战争转入相持之际,同时也是志愿军防御作战开始之时。他在采访时曾说:“当时,志愿军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已经拟好,但是,由于我军已经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的比较理想的位置,加上“联合国军”已在前线修成了三道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坚固工事,纵深达三四十公里,火力处于绝对劣势并且缺乏攻坚经验的志愿军倘若强攻敌人坚固的立体防御,伤亡定会很大。相反,如果敌人离开他的阵地向我大举进攻,我军则可以以自己的力量装备将其打垮。就这样,阵地战开始了。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是抗美援朝的第二阶段,即战略阵地防御阶段。在这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进行了他们并不熟悉的阵地战,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十兵团刚接防时还没来得及加固工事,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的“秋季攻势”就已开始。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猛烈进攻。10月10日,敌军近百辆坦克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贯通我纵深的门户文登里山川发起攻击敌数十辆集群坦克此进彼打、互相掩护、交替前进,在炮兵护送射击下,沿公路两侧向20兵团纵深楔入。杨成武很快组织反坦克大队,打头、截腰、斩尾,仅第68军在40天里就击毁击伤敌坦克68辆。”朝鲜战争,是我军历史上打得最为艰苦的一场战争。当时,美军一个团的汽车数量比志愿军所有汽车数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一个团的火力强于我们一个军的火力,再加上1500架战斗机所带来的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志愿军在坚守防御中面临很多困难,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坦克给我们造成的牺牲很大。”在前线指挥的杨成武将军,在部队伤亡严重时,也不得不把炊事员等“八大员”连同机关干部派上作战前线。


(六)胡干卿

65ed1730c9b74.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胡干卿绘画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319095258.jpg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届时谷建华先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们不吝笔墨,题笔创作,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如今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墨迹,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份独一无二的收藏中的每一件都是生动的历史,抗美援朝主题书画展是红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谷建华曾说:“作为企业的领航人,我深感企业责任的重大,更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大运河翰林集团将继续秉承“纳百川之势,兴文化伟业”的经营理念,和业界同仁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及新锐的视角,打造运河文化“无边界、无框架”的经营方式,不断把运河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高远的空间!”


(七)李效坤

65ed1a345fcf0.jpg

题跋:仙花献给最可爱的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李效坤绘画作品

李效坤,1935年生,曾用名李晓坤,字鲁泽,生于山东省曹县,现住北京,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其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高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燕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杂志社专业画家。酷爱书画艺术,幼年起练习书法,中年后兼学国画。擅长草书、隶书、花鸟画,书画造诣深厚。其作品在大型国际国内书画展赛中曾获金奖、银奖、铜奖及多次三等奖、优秀奖、佳作奖。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