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4-04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十四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抗美援朝战争特等功、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四十二)于茂德

662b0f916a835.jpg

题跋:向我开炮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茂德绘画作品

1932 年生,辽宁大连人。笔名日子。1950 年入伍,曾参加抗美援朝,后任解放军团职干部。少时喜欢文艺,1980 年正式拜王雪涛得意弟子陈葆棣为师习画,跟随陈葆棣学画十年,是真正血脉纯正的王雪涛再传弟子。于茂德中年学画,名师指导刻苦勤奋画艺精进,至 90 年代初期就已经成名。擅长花鸟走兽创作,尤以鸡、虎、鹰著名。其作品继承了王雪涛艺术里灵动、洒脱、清新、明快的艺术气质,获邀参加全国书画大展,获奖无数,成为北京名家。现为北京市美协会员、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当代诗书画研究会会员。

多次参加全国、北京市书画展。90年、96年分获《铁流杯》大奖赛“红叶奖”和三等奖。92年参加日本神户中国名家书画展收藏。93年毛泽东百年诞辰书画展入选《中国书画选》。93年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卷。94年任弼时诞辰九十周年书画展入选《任弼时纪念册》。同年入选《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辞典》。97年获“96中国芙蓉杯大奖赛”优秀奖并入选《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集》。98年获雁荡山国际碑林树碑、立、传、铭像资格。99年入选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万岁《九九喜迎澳门回归祖国大型书画集》;《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画册》并获“国际银奖艺术家”称号。同年入选《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获石景山区九九迎澳门回归优秀奖入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集》。2000年元月参加《世纪·中国风情》大型画展并入选《世纪·中国风情》画册等。作品在《中国老年报》、《中国城乡间开发报》、《华声报》、《北京晚报》、《老年书画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机关报》、《宣传手册》、《石景山通讯》等刊登。

(四十三)于吉生

662b12db3294b.jpg

题跋:数点梅花天地心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吉生绘画作品

于吉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

微信图片_20240319095258.jpg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届时谷建华先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们不吝笔墨,题笔创作,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如今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墨迹,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份独一无二的收藏中的每一件都是生动的历史,抗美援朝主题书画展是红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谷建华曾说:“作为企业的领航人,我深感企业责任的重大,更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大运河翰林集团将继续秉承“纳百川之势,兴文化伟业”的经营理念,和业界同仁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及新锐的视角,打造运河文化“无边界、无框架”的经营方式,不断把运河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高远的空间!”

(四十四)张霖

662b1b9a0f464.jpg

题跋:春满乾坤报春来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张霖绘画作品

1925年3月生,北京人,字沛然,号晚晴斋主。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85年11月离休,离休前为丰台区文化馆干部。曾任北京市丰台区文化馆副馆长,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丰台区书法家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丰台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卢沟书画院副院长,丰台区老年大学书法系主任兼教师。师从李畹,是画坛巨子吕凤子的弟子,又得著名画家、梅花大师王成喜指点,擅长写意花鸟,尤喜梅花和牡丹。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2年10月11日,为了摧毁美国侵略军在朝鲜金化以西伸向志愿军阵地的一个防守严密的391高地,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60公尺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以便等到第二天傍晚时发起突然进攻,把敌人消灭。山坡上没有隐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敌人却设有无数地雷群,附近是一片茅草。他们要在这样一个地方隐蔽20多个小时而不被敌人发现,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出发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哪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悄悄地摸到了潜伏地点,他们三、四个人一组分散开来,潜伏在蒿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蒿草,看不出一点痕迹。第二天中午时分,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并烧着了插在他身上的野草。这时,他如果在地上打个滚,就完全可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苗。但是,他意识到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现,潜伏在这里的几百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要落空。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用微弱的声音向身边的战友说:“胜利是我们的……”他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紧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邱少云同志为整个战斗的胜利而光荣牺牲的英雄壮举,成为全军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授邱少云同志为特等功,并授予 “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朝鲜金化以西391高地的石壁上,英雄的名字与英雄的山岭共存不朽。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