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4-04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海军后勤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王政柱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四十五)王政柱
题跋:战胜侵略,保卫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政柱书法作品
原名王正柱,1915年10月15日生,湖北麻城市顺河镇银树村银树湾人,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时任红军第10师28团班长、政治处宣传员,第10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军部书记、参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作战科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光山商城地区和七里坪、胡山寨、河口等地的“反围剿”战斗,参加了枣阳新集、土桥铺、漫川关等突围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强渡嘉陵江等战斗。1935年4月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任中央军委1局作战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总部司令部参谋、科长,中央军委第一局处长、副局长,先后参与谋划指挥了百团大战、武乡关家垴战斗、南艾堡反“扫荡”等大小数十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副局长兼中央书记处延安枣园作战室主任,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参与谋划指挥了西北战场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扶眉、兰州等40余次重大战役战斗。1945年获“特等模范工作者”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兼西海岸指挥所参谋长,参与指挥了第四、五次战役,阵地防御夏季反击作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二级国旗勋章各一枚。1954年6月起,他先后任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0年原任海军后勤部部长,1983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红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常委会兼办公室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兼办公室第副主任。1987年离休。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4月8日逝世,王政柱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为中国人民海军和我军后勤建设作出巨大了贡献。
王政柱将军长子王廷某次采访时,翻开他们留下的遗物,回忆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难忘岁月:
1950年11月25日,毛主席长子、彭德怀司令员的机要秘书兼翻译毛岸英和作战参谋高瑞欣,在美军对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简称志司)空袭中壮烈牺牲。12月,彭德怀电报中央军委,点名要时任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的王政柱入朝。1951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王政柱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
为了抗美援朝,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万不得已只能把一岁的女儿王晓莲留在兰州,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的1953年底,王政柱夫妇才把王晓莲接到北京团聚。
1951年4月15日,王政柱从丹东过鸭绿江到达朝鲜伊川郡空寺洞志愿军总部。入朝后,他立即协助彭德怀指挥即将结束的第四次战役并谋划开始的第五次战役。为吸取毛岸英牺牲的教训,按照彭总指示,他调查了解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对机关和直属队进行整顿,完善司令部工作制度,制定严格地保密措施,对坑道生活工作秩序严格管理,加强防空并进行反空降部署等。直到停战前,我军再无发生美军空袭造成总部人员伤亡的情况。第五次战役于结束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赴开城参加朝鲜停战谈判,把志司工作正式交给王政柱。为配合谈判,志愿军粉碎美国为首“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9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把志愿军分为两部分,成立东海岸和西海岸指挥所,防止“联合国军”登陆。20日,志愿军总部转移至平壤东北成川郡桧仓。王政柱参与指挥“反绞杀战”,打破美空军对朝鲜北方铁路线的疯狂轰炸,保障交通运输线安全和后勤供应。1952年,志愿军进行反细菌战,在三八线与“联合国军”进行拉锯战。10月14日至11月25日,发动上甘岭战役,创造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战的光辉范例。
在战役进行的42天中,王政柱亲自组织司令部各部门领导联合办公,保证战役指挥和后勤供应畅通。由于长征中吃草根、皮带,王政柱患有严重胆结石,每天犯病数次,痛的在地上打滚,仍坚守在作战室。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请示报告,要求送他回国治疗,彭德怀不批准,指示说:别人都可以回国,王政柱不能回,必须坚守岗位。可以让罗健同志入朝,既能发挥老机要特长,又可以照顾王政柱身体健康。原来彭总早有深算,让王政柱代表志司参加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简称空联司)指挥工作,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王政柱起草了空联司配合作战的意见。12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王政柱兼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所(简称西海指)参谋长,与西海指邓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梁兴初副司令员、杜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一起,把守朝鲜新义州至海州的西海岸。
1953年1月17日,西海指新领导班子在泉洞正式组成,迅速完成反登陆作战各项准备,防止美军第二次“仁川登陆”,从而削弱其海上优势。志愿军空军在空战中取得丰硕战果,击落美机数量超过自己损失的两倍以上,打破美国空军不可一世的神话。美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被打破后,地面又不占优势的“联合国军”无计可施,不得不在4日26日,恢复中断6个月的停战谈判。中朝联军经发动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扫清了破坏谈判的最后障碍,终使“联合国军”停战求和,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生效。
王政柱将军的一生都在为祖国而奋斗,真正地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即使是在生命最后一刻,也对祖国有着深深的挂念,这种精神也让后人一直不断地学习和借鉴。
(四十六)于立彦
题跋:警钟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立彦绘画作品
于立彦,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志愿军某部排长。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届时谷建华先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们不吝笔墨,题笔创作,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如今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墨迹,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份独一无二的收藏中的每一件都是生动的历史,抗美援朝主题书画展是红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谷建华曾说:“作为企业的领航人,我深感企业责任的重大,更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大运河翰林集团将继续秉承“纳百川之势,兴文化伟业”的经营理念,和业界同仁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及新锐的视角,打造运河文化“无边界、无框架”的经营方式,不断把运河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高远的空间!”
(四十七)张照坤
题跋:国色天香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张照坤绘画作品
张照坤,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