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4-04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十六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四十八)王海

6630c633bc70e.jpg

题跋:强我中华国力,筑我蓝天长城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海书法作品

原名王永昌,1926年1月生,山东烟台人,1944年5月参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入伍。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山东威海青年中队,负责情报联络和抗日宣传工作。1946年6月,他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并参军。航校毕业后,他历任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4月至1965年10月,他历任副师长、师长等职。1965年11月至1985年6月,他历任副军长、空军司令部军训部第二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王海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2020年8月2日,王海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他这一生,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个人简历信来源:人民网)

1714473065402_副本.jpg

王海是解放军第一批飞行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一个星期,他被分配到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后改空四师)担任飞行中队中队长,进行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的改装训练。年底,作为飞行骨干,他被调往空三师,担任第九团第一大队大队长。那些日子里,王海脑子里装的全是敌机、空战、攻击,好像着了魔一般!

1951年4月25日,空3师奉命列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序列,并进驻安东前线浪头机场驻训,担负起战斗值班任务。不久就飞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空战。紧张激烈的空战,使王海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和锻炼,战术技术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都不断提高。王海认为,战斗机飞行员就是要勇敢不怕死,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克敌制胜,但他更强调在空战中要多动脑子不能蛮干。每次空战后他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即便是胜仗也要分析原因找出不足。10月12日,率先迎敌的空四师,撤出一线机场,王海所在的空三师接替作战。他们铆着一股劲儿,要在未来的空战中打出个样子来。王海驾驶心爱的战鹰,率领一大队飞越鸭绿江后,连着几次战斗起飞,别说战果,就连敌机的影子都没见到。眼见兄弟部队几天内已击落击伤3架敌机,大家在巨大的压力下心中都窝着一把火。

团里开完讲评会,王海在本大队再开,让队员们把每次战斗起飞的情况都摆上桌面,一同琢磨分析,解决问题。为了提高目视搜索的能力,他亲自带着队员们在地面观察空中的飞机,观察飞鸟,也跟踪辨别夜空中时明时暗的星星,以锻炼各自的眼力,研究出一套搜索敌机的要领。11月9日,王海奉命率队升空,南追100公里至镇南浦上空,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向敌机开炮。一大队由此首开九团击落敌机的纪录!王海却并不满意,一个人站在偌大的机场上仰望星空,思绪联翩,深感此仗并没打好,主要是失于指挥,动作不灵活,顾此失彼。他切身体悟到几个必须:指挥上必须当机立断,动作上必须“快猛狠”。在战后民主讲评会上,他也坦陈了空中指挥、编队技术和射击动作上存在问题。11月18日,王海和战友们终于打出了一场“5∶0”的酣畅、利索的漂亮仗!几分钟电闪雷鸣般的抵近格杀中,王海亲手击落两架敌机,僚机焦景文也击落两架,孙生禄击落一架,全大队无一伤亡。胜仗后又少不了讲评。

王海要求大家在实战中学会编队作战,每战力争做到有攻击有掩护,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威力而不能单枪匹马蛮干。此外,他也虚心听取兄弟大队的战况分析,学习人家的实战经验。喷涂在他机身上的五角星渐渐多了起来,实心的代表击落,空心的代表击伤,都是对他战绩的表彰,他从心底焕发出再立新功的豪情壮志。投身大机群作战,王海大队的仗也愈打愈好、愈打愈精,他本人的组织指挥也渐趋成熟,连连给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以重创。胜利的背后也有巨大的牺牲,王海那双坚毅的眼眸,时常面对长空黯然神伤,为牺牲的战友涌起泪花。

(四十九)于文方

6630ca72d5719.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文方绘画作品

于文方,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

微信图片_20240319095258.jpg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届时谷建华先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们不吝笔墨,题笔创作,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如今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墨迹,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份独一无二的收藏中的每一件都是生动的历史,抗美援朝主题书画展是红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谷建华曾说:“作为企业的领航人,我深感企业责任的重大,更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大运河翰林集团将继续秉承“纳百川之势,兴文化伟业”的经营理念,和业界同仁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及新锐的视角,打造运河文化“无边界、无框架”的经营方式,不断把运河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高远的空间!”

(五十)王定国

6630cae50578d.jpg

题跋: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定国书法作品

1913年2月4日生,四川省营山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谢觉哉同志夫人、老红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司原正局长级干部,,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创始人之一、名誉会长。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 。2020年6月9日,王定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

王定国参加革命前没有上过学,在谢老的帮助下,她学习了文化,开始酷爱书画、诗文。多年来,她除作画、写书法、吟诗外,先后收集、整理谢觉哉的遗著《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500万字的作品。撰写自传《后乐先忧斯世事》,总结自己的过去,告慰青年一代要终身学习,终身奋斗。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