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4-08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委员刘西元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一十八)刘西元
题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西元书法作品
刘西元,原名刘熙元,曾用名刘东元,1917年出生,江西省吉安县桐坪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十二团政治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又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鲁南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二旅六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广阳、午城、井沟、汾漓、陆房、白彦等上百次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期,历任通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长春、吉林以北地区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鄂西、解放重庆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以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7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1950年10月,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左)、副军长姜拥挥(中)和政委刘西元(右)入朝初的合影。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着美国的武装干涉,朝鲜战争日趋复杂化,逐渐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朝鲜战争爆发后,刘西元通过报纸、广播等多种途径密切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他敏锐地意识到,尽管朝鲜人民军一路势如破竹,但美国决不会甘心失败,必将进行反扑,战火最终会向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蔓延。一旦需要派部队去支援朝鲜时,有可能用上第三十八军,因为第三十八军对东北非常熟悉,又是主力部队之一。于是,经军党委研究后,决定在全军开展形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心时局发展,增强全军的备战意识,随时做好出国作战的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三十八军首批入朝参战。刘西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政治委员,1950年10月19日三十八军跨过鸭绿江,他们冒着风雪占领狗岘岭黄龙洞军械库,胜利完成了武器装备和军工厂抢运任务。
然而不久,三十八军却因在第一次战役中贻误战机,受到彭德怀的严厉批评。因为他们误将熙川守敌南朝鲜军一个营当成美军一个“黑人团”,致使攻击命令迟迟未下,造成熙川守敌脱逃。第一次战役刚结束,刘西元、梁兴初收到彭德怀司令员、邓华、洪学智副司令员联名签署并报军委的电报,严厉批评三十八军在打熙川、穿插军隅里、新安州作战中贻误战机的错误。三十八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与会人员一声不吭。刘西元带头站起来,自我检讨说:“这一仗没有打好,梁兴初作为一军之长固然有责任,我作为军党委书记、军政治委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家应当分担,关键是要在以后的战斗中打出三十八军的威风来。”政治委员的一席话,如一股暖流,会议的沉闷气氛顿时得到了扭转。
第二次战役打响了,在刘西元一再请战下,志愿军总部决定将围歼德川境内的李承晚伪七师的任务单独交给三十八军。根据前次失利的经验教训,刘西元运用先远后近和先侧翼迂回、后正面攻击的战术,指挥部队向敌发起攻击。第一一二师从1950年11月25日16时30分起向南猛插,于26日5时占领德川西面的云松里等地,切断了李承晚伪七师西逃之路。11月26日,三十八军各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敌人在飞机掩护下两次企图突围,均未能得逞。激战至晚上7时,德川之敌大部分被歼,还俘虏了美军顾问团上校1名、中校1名、少校5名。被许多中国人所熟知的松骨峰战斗就发生在这次战役中。
结合战局的发展,志愿军总部适时命令三十八军向敌纵深迅猛穿插。28日,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及时抢占了三所里地区,卡住了敌军南撤的咽喉,并在随后数日内顽强阻击,守住了阵地。二次战役由此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三十八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毛主席发来电报,祝贺二次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彭德怀总司令亲自起草电报,传令嘉奖三十八军。彭总在电报结尾加上了“三十八军万岁!”,三十八军从此有了“万岁军”的美誉。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刘西元接到彭总的嘉奖令之后,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51年春节刚过,美军纠集20余万人,开始采用“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对我军进行反扑,刘西元指挥三十八军坚守阵地17个昼夜,有效分割了东西线敌军,为掩护志愿军主力在横城地区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部通报表扬。
1951年3月,志愿军党委通知刘西元,让他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回北京向军委汇报朝鲜战场情况。
刘西元曾回忆道:“就寝前,肖华副主任电话通知了。我激动得彻夜难眠,想到在朝鲜的38军全体指战员,为祖国,为世界和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荣誉,现在我代表他们向毛主席汇报,我该如何表达全体指战员的心情呢?”
第二天下午3时,刘西元随同肖华副主任驱车来到中南海颐年堂毛主席住处。“毛主席魁伟的身躯伫立在门口等候着,我格外地震惊与不安。车未停稳,我就急忙跨出车外向毛主席立正敬礼:‘主席您好!’”,毛主席微笑地伸出大手与刘西元握手,端祥着他:“前线同志辛苦了!你这个人为何这么瘦呀!要请个医生给你诊一诊。”毛主席望着肖华,意思是这事交给你办了。
“谢谢主席的关怀!”刘西元说。他们边谈边走,进了主席的会客室。
毛主席说:“知道呀,你们打了很好的仗,名气可大啦!胜利之军呀,打败了美国佬。你们钻进美国佬的后方,打了个大胜仗。把美国佬打痛了,是不是?”刘西元回答:“战士们都想打仗,可我们在指挥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毛主席接着说:“是呀,胜利之军容易骄傲的呢,你们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轻敌了?轻敌骄傲,那是要吃亏的呢!”
刘西元点点头说:“我们一定牢记主席教导,力戒骄傲。”毛主席的这次接见,长达4个多小时。不久后,刘西元重返朝鲜前线,向部队详细传达了毛主席的关怀和指示,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1983年12月刘西元离职休养后,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保持革命晚节。刘西元将军情系家乡、关爱家乡。为支持家乡建设,建设吉安县将军园,协调争取了不少建设资金,“将军园”建成后,吉安县人民政府特邀了刘老将军参加开园庆典活动。当得知桐坪镇建设农贸市场时,刘西元将军个人又捐赠3000元,献出了热爱家乡的一番情意。
(一百一十九)路青
题跋:秋菊争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路青绘画作品
路青,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一百一二十)路瑞华
题跋:雄狮义举,战胜敌顽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路瑞华绘画作品
路瑞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