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4-08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四十三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北京军区原政治委员、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军长的傅崇碧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百三十)傅崇碧

66d14b3230451.jpg

题跋: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傅崇碧书法作品

傅崇碧,1916年12月8日生,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军区原政治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四川通江县青年团区委书记,中共通江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川陕省工作团团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第四大队组织股股长,校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第2团政治处主任,第2分校2大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5团政治委员,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百团大战和晋东南、冀中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0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0旅旅长,第19兵团64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绥、太原、石家庄、新保安、宝鸡、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军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四、五次战役和开城保卫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傅崇碧将军先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为加强军区部队全面建设,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全区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转变,做出了贡献。

2003年1月17日,傅崇碧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66d14b6371462.jpg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傅崇碧

1951年,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日趋严峻。美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支援,不断推进。而志愿军则面临着兵力分散、补给困难的局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傅崇碧接到了上级的命令:接任军长一职,率领第63军在铁原一带阻击敌人。

在傅崇碧接任军长之前,该职位由郑维山担任。郑维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他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然而,在朝鲜战场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郑维山被调任到更重要的岗位,负责更广泛的战区指挥,因此,第63军军长的位置出现了空缺,所以傅崇碧就从副政委改任军长。

选择傅崇碧作为新任军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尽管他之前主要从事政治工作,但他在军事战略方面同样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自己的见解。他在以往的战斗经历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动员才能。在军队中,他享有崇高的声望,深受官兵们的尊敬和信赖。面对战争的严峻考验,需要一位有勇气、有担当的领导者,而傅崇碧无疑是最佳人选。

铁原阻击战的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该地区地势开阔,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的机动,对志愿军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而第63军在历经多次战斗后,兵力大幅减少,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也严重不足。更要命的是,他们还要面对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美军。可以说,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傅崇碧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战斗对整个战局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将会对整个战线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

在即将到来的大战面前,傅崇碧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和坚毅。他迅速在铁原的西北部建立了指挥所,并对部队进行了周密的布置。他指派188师和189师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主力,同时在关键位置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另外,他还命令194师在铁原以西建立第二道防线,而187师则作为预备力量,随时准备增援。

在备战期间,傅崇碧不断接到来自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的电话。他们反复强调铁原的重要性,这无疑给傅崇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6月1日,铁原阻击战如期打响。在强大的火力支援下,美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然而,在傅崇碧的英明指挥下,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在激烈的战斗中,第63军成功抵挡了美军4个师的连续进攻,共消灭或击伤敌军1.5万余人,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这场胜利不仅挫败了美军迅速占领铁原、破坏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也为后续的作战行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这场殊死搏斗中,傅崇碧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始终坚守在指挥岗位上,密切关注着战场的每一个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策略。他的沉稳和坚毅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在全体志愿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下,铁原阻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战斗不仅成功击退了美军的进攻,也为志愿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而傅崇碧在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和出色指挥,使他在这场战役中声名鹊起,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尽管他在此之前并未过多涉及军事指挥工作,但他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一百三十一)焦福顺

图片1.pn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焦福顺书法作品

焦福顺,通州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一百三十二)边树才

66d14c00db978.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边树才绘画作品

边树才,又名边舒才,1947年生,山东淄博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人口促进会书画院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中盟亚视书画院院长,《荣宝斋》推介画家。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边舒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他长期刻苦学习,精心创作,又多次求教于启功、白雪石、高冠华、孙轶青、卢沉等诸名家,其作品内容丰富,笔墨酣畅,中西画技巧妙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作品入编《当代百名书画艺术英才作品集》、《和谐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集》、《一代名师中国书画名家》、《中国艺术名家》等典籍,先后出版多部个人画集。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人民政协礼堂、荣宝斋举办画展,社会各届给予好评;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国家领导人收藏其代表作品。

1997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二人画展;2000年,北京图书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获得“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02年,北京琉璃厂博古斋举办个人画展;2005年,"聖地杯"全国书画展中,作品获优秀奖,同年获得“环保大使”称号 ;中韩名家作品展2006年,"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展"获银奖;2006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当代百名书画艺术英才展";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书画名家展"中获奖;参加山东潍坊国际水墨画学术展;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北京荣宝斋举办"2008迎奥运边舒才作品展";中华翰墨名家(深圳)精品展2009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09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同年2009年获得“人民喜爱的书画家”称号;201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代名家作品展;首届关公国际书画邀请展;"人与自然和谐"书画作品巡回展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中国名家书画大展;2012年,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华龙名家书画展,同年获得“中华爱国艺术家”称号 ;2015年2月获得“2014中国十大美术学界人物”称号,11月获得“爱心艺术家”称号。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