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24-08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四十二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的孙占元烈士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二十七)刘钊

66cd464900611.jpg

题跋:抗美援朝 威震敌胆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钊书法作品

刘钊,又名刘玉波,1924年生,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赵锻庄村人。1937年参加蠡县人民自卫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自卫军特务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水上游击队宣传员,中共冀中区保定地委特派员,八路军120师师部特务员,中共中央机关特务员,中共中央党校特务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文安县县大队连长、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营政治教导员,团副政委华北军区第69军205师64团政治协理员,华北军区政治部火线剧社政治协理员。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政治协理员,解放军航空兵团政治处主任,空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航空兵师副政委、政委,空军军副政委、政委,空军副政委。是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001年9月10日在北京逝世。

(一百二十八)孔程

66cd4676da5b9.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孔程书法作品

孔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志愿军战士。

(一百二十九)龙盛绩

66cd469ecdaa4.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龙盛绩书法作品

龙盛绩,1923年生,广西玉林人,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后积极投入祖国建设,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在山西太原搞核试验工作。

ce192557e4114f2c91f3ae19e36bd053_副本.jpg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也曾率专家组前往越南、朝鲜指导修建铁路,多才多能,贡献卓著。国家核工业部局级干部、高级工程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2019年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享年96岁。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25年,孙占元出生于河南林州市临淇镇三弓水村(现更名为占元村),1946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并被任命为135团7连2排排长。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27岁的孙占元在战斗间隙,在坑道中,向战友们谈起自己的一个愿望。他说,“我啊,等抗美援朝胜利了,我买双皮鞋到天安门照个相,回家娶个媳妇。”可是,就在他说出这个愿望后不久,他就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3月,孙占元所在部队奉命进入了五圣山597.9高地“二号”阵地接防,不久后,就被团里任命为7连2排排长。按照上级的命令,作为排长的孙占元率领全排战士,在597.9高地的2号阵地担任突击任务,实施反击。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他口中要发动攻势的金化以北的高地,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上甘岭地区。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五圣山前的537.7和597.9两个高地之间,村子很小,只有十来户人家,却是五圣山的一道屏障。五圣山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连接点,也是朝鲜中部的制高点,控制着金化、铁原和平康三角地带,战略位置特殊,俯瞰金化以北地区及交通要道,对敌威胁甚大。敌人要拿下五圣山,就必须得先占据上甘岭。

战斗开始后,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动3个师的兵力,在一个航空大队、150辆坦克和300多门大炮的掩护下,向志愿军守卫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势。敌人把成千上万吨的炮弹倾泻向上甘岭,驱赶着整连整营的步兵向志愿军发动攻击。孙占元和他带领的二排借助之前建好的暗火力发射点,英勇坚守着阵地,消灭了400多个美国士兵。美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占领了二号、七号、八号和十一号四个表面阵地,防守部队转入坑道坚持作战。夜幕降临,四周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志愿军决定借着漆黑的夜色,对敌人发动反击战,夺回白天失去的阵地。借着照明弹的亮光,孙占元观察着二号阵地上敌人的火力,二号阵地对他来说极为熟悉。他远远看到二号阵地上,敌人由四个地堡发射点相互交织成一片火力网,死死地将他们反击的道路封住了,这是他们夺回二号阵地的主要障碍。孙占元仔细观察4个地堡的位置,发现如果占领东边的第一个地堡,不仅便于隐蔽,同时也会为摧毁剩余3个地堡,夺回二号阵地创造有利条件。

10月14日下午5点半,黄昏如血,敌军约6个营的兵力攻占了志愿军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孙占元带领突击排到2号阵地坑道内埋伏,准备对美军进行突然袭击。很快,敌人进入了我志愿军包围圈,孙占元抓住难得的时机,迅速带领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激战正酣时,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将他炸晕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血肉模糊,右膝盖骨露出了断骨,只剩下一块皮连着。

为了不影响士气,他一声不吭,默默地坚持指挥、掩护战友。战士易才学看到他重伤的样子,赶紧说:“排长,你先下去,这里有我们,你放心!”说着蹲下身就要抬起排长下战场,不料被孙占元严词拒绝,孙占元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绝不离开自己的岗位!”,就在这时,山下的敌人向我们发起猛攻,孙占元没有双腿,他就用双手来回爬行指挥,一边掩护易才学、李忠先爆破去炸毁敌人的最后一个火力点,最终成功摧毁敌军三个火力点。而另一边孙占元则从腰间取下仅有的一颗手雷。为了最大程度歼灭敌人,他忍着双腿的剧痛,毫不犹豫地抱起捆在一起的6颗手榴弹,拉开导线,嗓音嘶哑地高呼:“共产党万岁!”“轰隆隆!”几声巨响,火光迸射中,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孙占元牺牲后,炸毁了敌人火力点后返回的易才学高呼着“为排长报仇!”,端起枪和战友们一起冲向二号阵地,全歼残敌,胜利完成了反击任务。

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追授孙占元“特等功臣”荣誉称号。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孙占元“一级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孙占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第”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