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4-09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时任志愿军第68军203师作战科副科长康海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百四十八)康海
题跋:奇袭白虎团 全歼敌酋顽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康海书法作品
康海,原名康树功,1928年10月生,河北省深县(现深州市)人。1943年2月参加抗日队伍,在抗日战争中锻炼成长,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第六期。
历任战士、中队长、军训股长、作战股长、作战科长、师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杂志社编辑、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研究员、军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在战争年代,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负伤一次。特别是在争,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解放束鹿、赵县、定县、张家口、太原等战役、战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并组织了奇袭白虎团的战斗。两次荣立战功,并先后荣获抗日战争“五一’二级奖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自由功勋荣誉章、三级解放勋章、抗美援朝军功章、朝鲜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章等多种奖章。1990年离休后致力于军事文学艺术研究,先后撰写军事学术、文学评论等学术文章100余篇,刊登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出版著作主要有《翱翔的雄鹰》、《作战科长的秘录》等军事题材的小说及纪实文学作品,并出版了《康海文集》。2020年9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结合部队作战、训练实际,笔耕不辍,研究并撰写了大量军事学术文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1953年夏,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几年浴血奋战,侵朝美军和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受到重创,正在板门店进行的朝鲜停战谈判即将签署协定,然而就在这时,南朝鲜李承晚公然叫嚣:“停战对我们意味着死亡……”,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早日结束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全线出击,给李承晚军致命一击。
志愿军20兵团受命组织实施这场战役。兵团司令员杨勇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指挥大小战斗无数,他决定,战役一开始,首先发挥炮兵的作用,以摧枯拉朽之势给敌人以致命一击,然后步兵等其他兵种发起全线进攻,并决定,由兵团所属68军203师担任主攻任务,负责攻打李承晚部队全部美式装备的“精锐之师”白虎团,力求全歼。战役总攻时间定在7月13日21时。
当时康海在203师任作战科副科长,师长杨栋梁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最终制订出以连续突破、穿插分割与化装奇袭相结合的战术手段,突破李承晚军所谓的“密苏里防线”,一举全歼白虎团的作战方案。为确保一战成功,杨师长打破常规,战前即大胆的将两个团的兵力悄悄运动到白虎团眼皮底下潜伏起来。1953年7月13日晚,夜幕降临时,金城以南地区被浓浓的黑云包围着,天地间一片昏暗,空气闷热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此时,203师前线指挥部里却灯火通明,通往各个炮兵群的电话已全部接通,千余门大炮根据作战方案,全部进入了发射准备状态。炮击是进攻作战中在步兵、坦克发起冲锋前,有组织有计划的火力突击。炮击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都是由进攻作战的最高指挥员统一确定的,因此大家都在等待杨勇司令员规定的总攻时间21点到来的那一刻。
20时40分、20时45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攻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打响。然而就在时间指向20时50分时,前线突然响起了密集的炮声,一名作战参谋向杨师长报告:“敌炮向我部队猛烈射击!”紧接着观察所报告:“敌炮向我拦阻射击!”609团指挥所报告:“我进攻出发阵地遭到敌炮火猛烈攻击!”师炮兵群报告:“敌炮火向我炮兵阵地实施压制射击!”一时间,指挥部里电话一个接一个,情况越来越严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杨师长从报告反映的敌人射击情况判断,敌人已发觉我志愿军的作战意图,此举是要破坏我军即将开始的炮火攻击。杨师长抬起左手,看了一眼手表,此时时间为20时55分,离杨勇司令员规定的总攻开始时间还差5分钟。若在平时,5分钟不过是时间长河中极为短暂的一瞬,可在战时却是分秒千金,直接关系到战斗的成败。杨师长作为抗战初期参军的老八路,十分清楚,整个战役已经确定的炮击开始时间,是不允许任何人擅自更改的。因为,定好的炮击时间无论提前或推迟,对于进攻部队来说都是不利的,特别是提前开始炮击,往往会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进攻方向的正面,即俗话说的“引火烧身”。但作为历经无数次战斗成长起来的一名指挥员,杨师长也十分清楚,敌人在我军进攻开始前的炮火反攻击对我军是极为不利的,如不及时压制,后果不堪设想,它能摧毁我军的进攻准备,使作为进攻一方的我军各军兵种瘫痪在自己的阵地上,乃至使我军的进攻行动彻底破产。
敌人的炮火还在轰鸣,情况万分危急,大家的眼睛都紧紧盯着杨师长,指挥部里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在这直接关系到战役成败的关键时刻,作为指挥员,杨师长知道在战场上擅自改变命令提前开炮的后果,但他更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只见他毅然高高举起右臂,果断而有力地向下一挥,大声命令道:“开炮!”随后吩咐参谋长马上将这一决定向上级报告。杨师长的命令一下,顷刻间,震耳欲聋的炮声,像咆哮的雄狮发出的阵阵怒吼,响彻云霄,绵延20多公里长的敌军阵地上,顿时浓烟滚滚,一片火海,天空中浓密的阴云被映成一片紫红。在猛烈炮火的支持下,203师前沿部队迅速向敌人发起攻击,炮火的光亮中闪现着一排排志愿军战士英勇冲杀的身影,结果我军仅用十几分钟便一举攻破了敌人防线。
正是这提前5分钟开始的炮火攻击,彻底粉碎了敌军阻止志愿军进攻的美梦,大大减少了我军进攻途中的伤亡,为歼灭白虎团奠定了基础。最终203师圆满完成了主攻任务,干净利索地全歼了白虎团。
(一百四十九)权希军
题跋:颜斶齐王名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权希军书法作品
权希军,1926年8月生,山东省烟台市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刻字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协会顾问,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顾问,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泰山书画院艺术顾问。
他早年参加工作,长期在中央党务部门任职,曾担任中央组织部党委办公室主任,后以局级调研员身份参加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自幼喜爱书法,涉猎较广,书法、篆刻、刻字、绘画,创作的主要书体是草书和行草书。书法从唐碑入手,后学汉隶,再学行草和草书,由碑到帖,得力于帖。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学习隶书,不久转学行草,行草宗王羲之、王献之“二王”及“二王”体系中的《书谱》和赵孟頫。在“二王”的基础上,再学米芾、王铎,后又学张旭、怀素的大草,最后形成了大小草结合的书风,其书法雄逸潇洒,飞动跌宕,气韵流畅,富有变化而不失法度。
权希军书法作品经常应邀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多次率书法代表团访问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法国等西欧国家,展出书法作品。其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及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收藏。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特别贡献奖。出版有《权希军草书千字文》《权希军行草滕王阁序》《权希军艺术作品选》《权希军书法艺术专辑》《权希军书法集》,主编有系列刻字教材,中央电视台两次专题介绍其书法艺术。2004年山东烟台市和辽宁大连市分别为他建立了权希军艺术馆。2023年9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一百五十)惊涛
题跋:铁骨铮铮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惊涛绘画作品
惊涛,赵金堂,1926年生,河南西平县人,受家庭熏陶,自由学习书画,1946年毕业于信阳师范艺术专科学校,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
惊涛先生的书画作品,参加过国内外各种展览50多次,五次举办个人展和联展,1991年6月在台湾举办的《中国时代百家书画展》和1994年6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均被公认为当代的著名画家,出版《 惊涛画集(一二集)》。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