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4-09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国家科委军管会副主任,中科院革委会会副主任,昆明军区陆军学校校长,时任志愿军第15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第15军45师参谋长崔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一百五十四)崔星
题跋:黄继光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崔星书法作品
崔星,原名赵耀星,1918年8月生,河北深县人,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人民自卫军军政干校学员、民众抗日自卫军第1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八路军129师冀豫支队政治处教育股长、385旅第1团政治处教育股长、13团政治处教育股长、385旅统战科副科长,第十八集团军太南办事处调查科科长、太行军区第4分区情报处派遣股股长兼壶关情报站站长,太行第8军分区情报处主任。他参加了太行地区反“扫荡”战役、白晋破击战役、百团大战、平汉线破击战役、道清反攻等战役、战斗。1942年初,崔星从129师385旅统战科调到太南办事处任1科(调查科)科长,开展情报工作。1943年林南战役后,崔星调新成立的太行第8军分区,任情报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崔星历任太行第4军分区(该分区于1945年11月,由原太行8分区改编,辖陵川、沁阳、博爱、修武、获嘉、温县、武陟和焦作等七县一市)情报处处长、参谋处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野战军第15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参加了豫北反攻战役、挺进豫西、伏牛山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两广战役等,直到解放全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崔星先后任志愿军第15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第15军45师参谋长、第15军副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第五次战役、五圣山阵地防御战和元山抗敌登陆准备等。
1951年3月,崔星奉秦基伟军长命令组织赴前线实习团,先于部队进入朝鲜战场。他向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兄弟部队学习战斗经验,了解敌军作战的特点与我军采取的对策,组织编印了《先期入朝部队作战经验》下发部队,对15军入朝作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崔星始终协助军首长指挥作战。
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美军依仗空中优势对我军造成严重损失,志愿军规定部队严禁用枪支对空射击。崔星分析了15军部队的火力配备,认为应将对敌军空中优势的消极防御变成积极打击。他请示秦基伟军长和张蕴鈺参谋长后,起草了《组织一切对空器向敌机射击》的命令,并挑起组织对空作战的重担。命令下发的第二天,85团的机枪射手高荣成就用35发子弹击落一架敌机、活捉了飞行员。同日,133团击落敌广播机、轰战机、战斗机各一架。崔星及时总结部队对空射击的经验,通报全军各部队加强对空射击组织,争取打下更多敌机。133团在通报鼓舞下越打越巧,二天后又击落敌机两架,荣立了二等功。美军飞机很快改变了战术,由原来的低空飞行轰炸改为飞高飞远,发现目标后再低空偷袭。崔星便组织指战员研究引诱敌机低飞的窍门,在预定区域摆放汽车、军装、被单、炊具等物品迷惑敌人,当敌机俯冲时从隐蔽的侧翼猛烈射击。这样15军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83架的战果,战士们的斗志高涨,由原来的“怕飞机”变成了现在的“盼飞机”。
1952年4月五圣山战役前,抗美援朝正处于第二阶段,既以阵地战为主,开展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崔星参谋长深入坑道阵地,逐团逐连实地勘察。他看到部队缺乏工具和炸药,就组织各团捡阵地上敌人丢下的钢铁和没爆炸的炮弹,架起铁匠炉打制铁锹、铁镐、钢钎,灌装炸药,顺利建成了能战斗、能生存的坑道防御体系,为五圣山战役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他提出主动地出击歼灭敌人,组织群众性的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挑选培训阻击手、选择并构筑射击阵地、灵活运用射击方法。六个月内,仅15军45师就冷枪冷炮歼敌7907人,摧毁敌坦克18辆、汽车88辆、地堡170个。
在朝鲜作战的三年中,崔星始终关注朝鲜人民的安危,作战间隙帮助朝鲜群众春种秋收,修渠植树。五圣山战役期间,21岁的朝鲜姑娘石吉荣每天坚持上山为志愿军挖野菜。1952年5月1日当她为崔星所在部队送野菜途中,被美军炮弹炸伤,生命垂危。崔星立即命令卫生部门全力抢救,并亲自为石吉荣喂水、喂饭。石吉荣得救了,但不幸失去了一条腿。崔星和政治部商量,撰写了石吉荣的事迹,上报给朝鲜政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授予石吉荣“人民英雄”的光荣称号。
1952年国庆节,崔星作为志愿军代表回国参加了国庆典礼。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按照抗美援朝总会的安排,崔星数次向首都的党政军机关及各界群众汇报了志愿军取得的辉煌战绩。他的报告生动实在,不断被掌声和口号声打断。一个半月后,崔星又回到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1953年上半年,志愿军的战斗任务是春季反登陆备战和夏季三次战役。崔星在元山地区担任东海岸防御作战任务时,与朝鲜人民军同志并肩战斗、视察阵地、研究联防,与朝鲜2军团长崔显、2师团长崔哲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1954年,时任15军副参谋长崔星即将离开朝鲜回国时,崔显、崔哲、石吉荣专程赶来送别,共叙友情、难舍难分、抱头痛哭、感人至深。崔星回国后,他们之间仍书信往来,畅谈两党、两国、两军的友谊。
崔星历任国家科委军管会副主任,中科院革委会会副主任,昆明军区陆军学校校长、昆明陆军学院顾问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一百五十五)包宝玉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包宝玉绘画作品
包宝玉,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一百五十六)盛雄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盛雄远绘画作品
盛雄远,字阿夏,1935年生,浙江杭州人。现为中央戏剧学院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兼一级画师,中华清风书画协会研究员。
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师承家学,曾得崔子范、贾又福先生点拨,主工写意花鸟、尤工墨竹,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引西洋画的优点,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之路。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大型画展并有获奖,近年来潜心探索中国山水风光画的创作。1998年《夕阳红》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获优秀奖;《春绿江南》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获国际荣誉金奖,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0年《东坡词意图》获第三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展荣誉金奖,并享有“海峡两岸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艺术简历入编《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人才大典》、《世界艺术家名典》等。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