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10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副政委、时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政治部处长黄澍霖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方服务保障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百七十二)黄澍霖
题跋:藏头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胜利五十年
美帝暴行忆犹鲜
援朝出兵伸正义
朝中并肩沙敌顽
保家维和不畏暴
家园新建岂容犯
为国作战党召唤
国盛师雄凯歌鬟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黄澍霖书法作品
1922年10月生,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东侯佐村人。1937年10月参河北游击军,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第三团战士、文书,第一团政治处宣传员,第一团见习指导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独立第四团政治处宣传员、宣传队队长,第四军分区独立第七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第四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青年干事、组织干事,第九军分区政治部秘书兼党的分总支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兼党的分总支书记,第五军分区直属队党的总支部书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陕西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协理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区教导大队教导员,晋察冀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秘书,华北军区政治部秘书,华北军区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参加了大同、集宁、青沧、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华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总后勤部政治部直工部部长,总后勤部工厂部副政委,总后勤部第三十一基地副政委,解放军后勤学院第一系副政委,后勤学院研究部副政委(正军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2018年10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作战地区距离中国边境近,志愿军后勤由东后代管,随着战线的南移和志愿军入朝人数的增加,后勤代管模式难以有效满足战争需要。早在1950年12月至1951年初,志司就开始酝酿成立独立后勤机构。经过研究,中央军委于5月批准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以下简称“志后”),专门负责志愿军后勤事务,标志着志愿军后勤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1951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边打边谈的第二阶段。为赢得谈判筹码,“联合国军”集中70%的飞机对志愿军大后方展开“绞杀战”,加之同年夏季朝鲜遭遇40年一遇的大暴雨,志愿军后方交通遭到严重破坏,粮食、弹药、药物供应处于紧张状态。志后采取多种措施,克服重重困难,于同年冬成功扭转不利局面。
经过深入考察研究,中央军委于1951年5月颁布《关于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的决定》,“决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洪学智兼任司令员,周纯全任政治委员,黄澍霖任政治部处长,负责管理志愿军在朝鲜境内的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统一指挥配属志后的各部队。志后是在原东北军区前方勤务指挥所基础上成立,标志着志愿军后勤体制建设进入新阶段。科切尔金对此认为,改革后勤系统“将对作战产生积极影响”。在志后领导下,志愿军后勤工作逐步改善。
志后成立后,实施了诸多改善后勤的有效措施,志愿军的作战得到较好保障。1952年7月以后,志司又进一步加强志愿军空军、防空部队、铁道兵、工兵和公安部队部署,完善了对空防御和道路维护。面对日益增强的志愿军防空力量,“联合国军”空军的攻势被成功遏制,被迫采取收缩策略。志愿军后勤部队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保障前线物资所需。1952年7月后,志愿军的食物得到充分保障。此时,志愿军“交通运输得到改善,物资已能源源不断送往前线,送往一线坑道”。10月,苏联科托夫中将指出,“部队弹药和粮食给养大大改善了”。为保证正面战线的供应,中央军委决定在朝鲜继续“加修和改善铁路,加修和加宽公路,以利运输,并在前线多多储存粮弹”。志后军需部规定“经常囤积三个月物资”。同时,志愿军饮食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有了鸡蛋、蔬菜、肉类和其他食物。8月,志愿军战士“有足够的米面和副食,粗细粮各半,有豆芽,豆腐,盆里油水也不少”,“有饺子、馒头、烙饼、面条、油果子等等”。12月,“部队每顿两个菜、一个汤”,夏秋季节的蔬菜供应更足,如第68军607团3连“在夏秋两季每顿饭保持三至四个菜”。此外,志愿军后勤会议于6月开始着手安排冬装运输事宜,经周密布置,于10月初“按时完成了任务”。
志司“从火力配备到后勤保障,以至抽出若干步兵团专门修路,保证运输畅通,等等问题,方方面面,考虑得很细,计划周密而可行”。志后“调集了十个汽车团共二千台汽车赶运了一万五千吨作战物资”,“同时还以数万人力修筑运输公路”。后勤部门的努力保障了金城一战的胜利。7月27日,“联合国军”代表团与朝中代表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志愿军后勤在战斗中成长,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军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勤建设道路,推动中国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百七十三)漆剑影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漆剑影书法作品
漆剑影,原人民海军报社总编室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曾参加抗美援朝,时任《人民海军》报战地记者。
(一百七十四)任敬恩
题跋:铸铁长城☐敌雄狮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任敬恩书法作品
1938年12月15日生,河北省安平县人,1957年11月在河北张家口参军入伍,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参加了65军军训活动。6月15日,他和所在连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共和国九大元帅、十位大将、各省省委书记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从1957年到1983年,因为工作需要,任敬恩在连、营、团、师、军、军区都工作过,后又从大军区调回基层工作。1983年,因为部队大裁军,任敬恩服从组织安排,从团副政委的岗位转业到原文化部工作。历任机关纪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监察局副局级监察专员,原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巡视员等职,2001年3月退休。
退休前和退休初期,任敬恩分管原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老艺术家合唱团、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等老年社团协会,担任原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老干部钓鱼协会会长等职务。期间,他为这些社团积极争取经费,坚持创作排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遇到重大庆典活动,他积极组织老艺术家合唱团参加庆祝活动演出和全国公益演出,组织老干部书画学会举办书画展览,为我部争得了荣誉。2008年,出版了《任敬恩放歌集》,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离退休干部局组织的各种展览并获奖。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