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4-10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五十八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空军军事科学院研究部副部长、时任中朝联合空军冲击指挥部参谋长、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黄炜华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百七十五)黄炜华

6715a997b284a.jpg

题跋: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为祖国 保和平 就是保家乡 打倒美帝野心狼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黄炜华书法作品

1914年8月生,原名黄杜祥,又名黄希诩,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黄坊村人。1929年8月小学毕业后,参加少先队,任宣传员。1930年2月,被选送到列宁师范学校读书:4月,调武北特委工作团:6月,在长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员;8月,任纵队党委办缮写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任纵队政委办公厅秘书。1932年4月,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秘书股股长。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5月,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师司令部队列参谋;8月,任红二师司令部统计参谋。先后参加攻打南昌、九江、长沙、吉安等战役,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和典子镇、七营、杨郎镇、黑城子、山城堡等战斗。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作战参谋,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7年11月,参加广阳伏击战和午城井沟夜战等战斗。1939年4月,随部队南跨陇海铁路,开辟萧(山)宿(县)边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七大队、第三大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团长。1941年7月,任第七旅参谋长。此时,正值日伪军集结1.7万多人,直扑盐城,进行大规模“扫荡”。七旅根据黄炜华建议,经一个多月反“扫荡”,作战20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击毁汽艇7艘,胜利完成了保卫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任务。抗战胜利后,率新四军第七旅挺进东北,参加山海关线阻敌北进战、秀水河子歼灭战。1946年4月,参加四平保卫战。同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参谋长。1947年1月—3月,参加“三下江南”作战。同年7月,任第六纵队参谋长;10月,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参谋长。1949年5月,率部队南下渡过长江,任宜昌警备司令员。随后,随部西进云、贵、川。解放重庆后,返回湘西剿匪。

1949年12月,任中南军区航空处处长。1950年9月,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参谋长: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1952年3月回国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兼参谋长。1954年8月,任军委空军军事订货部部长。1957年起,历任军委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党委书记,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务。在空军任职期间,先后参与建立空军装备体系,筹划建立军区空军、军、师、团科研与技术革新组织领导体系。在他主持下,进行米格-15等飞机改装为教练机的革新工作;设计新的空中射击目标,研制简易飞行训练模拟器,改进米格-17飞机雷达,为夜间击落低空入侵敌机创造条件;为歼-7机的定型和改进做出了重大贡献。1968年,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副主任,主持原子弹的研制、生产、改进和实验工作,为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好评。1973年4月,被下放湖南省溆浦县空军机场。1980年,落实政策回空军工作。1986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6715b83ef1af8.jpg

20世纪50年代的黄炜华将军

1950年开始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炜华率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进军朝鲜,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抗击美帝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战斗。黄炜华先任中朝空军联合冲击指挥部参谋长,后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他在指挥作战中,坚决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上级命令,机智勇敢、深入一线、机动灵活,多谋普断指挥雉鹰一次又一次胜利完成任务,表现出了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1950年12月4日,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正式签署空军赴朝作战命令,时任志愿军空军参谋长黄炜华率部参加了反“绞杀战”和1953年反登陆战役准备,并参与指挥击落第一架敌机和所在部队以后击伤80架敌机的战斗。为了更好的指挥中朝空军部队协同作战,1951年3月经中朝双方协商成立了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空联司”。该司令部隶属于中朝联合司令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首任司令员,黄炜华任参谋长。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下设作战、侦察、通信、机要、管理五个处和军务、航行、领航、气象四个科。1951年12月开始,苏空军第64航空军改归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指挥。这期间空联司麾下有3个苏航空兵师,8个志愿军空军航空兵师,1个朝鲜人民空军航空兵师。黄炜华协助司令员、政委指挥中朝空军联合空战,打了一系列大仗、恶仗。我军雄鹰驾驶米格-15,在平壤上空同老牌的美国空中霸王较量,空中高度从500米到1200米,全被米格-15占据,形成一堵“米格墙”,致使美军战术轰炸机一度不敢到平壤上空活动,黄炜华成了奔忙于总部和前线机场的参谋长。

我空军先后投入10个歼击机师作战,越战越强,每天击落击伤敌机10多架,严重地挫伤了美帝的锐气,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52年3月黄炜华回国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4年8月担任军委空军军事订货部首任部长。1955年8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受毛主席授衔授勋,黄炜华和毛主席握手时,毛主席很关切的问:“你就是黄炜华呀?”黄炜华兴奋的说不出话,只是点点头。黄炜华任订货部长期间,积极建立了空军装备的国内国外供应体系,亲自出国到苏联进行订货谈判,忠实地坚持了我军的原则和立场,提高了空军的装备水平。

我国空军在抗美援朝初期是一支年轻的雄鹰,黄炜华将军在中央军委领导和志愿军总部的指挥下,不管条件多差,因难多大,英勇地投入了抗击美帝的空战,敢于向空中霸王挑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边战边学边提高。1957年黄炜华调任军委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1958年改任部长、党委书记职务,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参与筹划军区空军、军、师、团科研与技术革新组织领导体系,克服经费、器材不足的困难,组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充分发挥装备的技术性能,对提高训练质量和作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9年至60年,在黄炜华的主持和领导下,空军将米格—15等飞机改装成教练机,改进了维护手段,延长了发动机寿命,设计了新的空中射击靶标,研制了简易飞行训练仿真器等;改进了米格—17飞机雷达设计,为击落夜间低空入侵的敌机创造了条件;为歼—7飞机定型和改进作出了重大成效。黄炜华将军为空军初期的科研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

(一百七十六)王继银

6715a9b6d0b88.jpg

题跋:傲雪凌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继银绘画作品

王继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一百七十七)鲁耀

6715abe7b3aa2.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鲁耀绘画作品

鲁耀,总装备部老干部大学创作研究员。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