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5-01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七十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时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胡修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一十一)胥光义

6799d42d9faae.jpg

题跋:正义之师德道多助 侵略霸道必遭惨败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胥光义书法作品

胥光义,原名许光翊,别名许鑫、胥明,1916年11月生,四川省平昌县长垭乡白马村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3年11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总保卫局保卫营副连长,保卫队政治指导员,红30军排长,红军大学分队长,中干队军事连政治指导员兼教员,红军大学政治部地方工作科副科长,援西军随营学校教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政治处副主任,挺进支队政治委员,东进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干部教育科科长,抗大第6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总校步兵科政治委员,冀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参加了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6月至1949年2月,兼任中共泉阳县委书记,1949年3月,任中共南京市第7区委书记兼区长,第2野战军3兵团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的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军区办公厅主任兼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后勤部参谋长,地质部党组书记、地质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务副部长;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胥光义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毕生心血沃华夏·胥光义将军诗词选》等。2009年7月10日,胥光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二百一十二)蒋贤

6799d4c220bbe.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蒋贤绘画作品

蒋贤,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二百一十三)鲁兵

6799d4eca1029.jpg

题跋:正义战胜邪恶之英雄创举影响深远

一九五〇年九月,美帝侵略者在银川登陆,扬言要饮马鸭绿江,朝鲜局势急转直下,在这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志愿军应邀跨江参战,经过近三年血与火、生与死的搏斗,终于迫使美帝侵略者才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是正义战胜了邪恶的英雄创举,连身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亲笔签字后,也垂头丧气地对美联社记者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彭得怀司令员在签字后,对新华社记者谈了这个英雄创举的深远影响,他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鲁兵书法作品

鲁兵,总后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鲁兵书法集》。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决定性的反击阶段。11月5日凌晨,美军调集100多架飞机、300多门火炮、30多辆坦克向597.9高地猛烈倾泻火力,上甘岭战役的战火熊熊燃烧。此时,胡修道与班长李锋、新兵滕土生,奉命坚守至关重要的597.9高地3号阵地。战斗伊始,胡修道心中紧张,但在班长的指挥下,他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在此前的反复激烈争夺中,阵地表面工事早已被炮火摧毁,一块被炮弹削去大半的大青石成为3人唯一的掩体。一阵阵震天动地的排炮过后,敌人开始往上爬,越爬离阵地越近。“战场上枪炮一响,新兵其实就成了老兵。面对敌人的进攻,胡修道他们采用 “包饺子” 战术,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靠拢,再集中火力投手榴弹。胡修道是抓到什么扔什么,拼命地甩爆破筒、投手雷、掷手榴弹……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手突然被班长抓住,胡修道这才知道,敌人早被打退了。”然而,战斗形势瞬息万变,打退敌军两次进攻后,附近的9号阵地告急,班长李锋被调去支援,3号阵地只剩下胡修道与滕土生。他们继续坚守,毫不退缩。班长走之前,不放心地望向胡修道,但胡修道很坚定地说:“班长放心,保证人在阵地在!”

随后的战斗中,二人默契配合,打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进攻。突然,指挥所传来紧急消息:“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要攻上去了。”胡修道一望,发现一大片敌人正往10号阵地爬。形势危急!两人立即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交替掩护、快速跃进,抢在敌人前登上了10号阵地。这时,排长郭三旦也赶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掩蔽洞一瞬间,一发炮弹落在他身旁,排长光荣牺牲。此后,滕土生也负了重伤,被送下火线。

阵地上,只剩下胡修道一个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胡修道没有丝毫畏惧。眼看着成群结队的敌军不断往上扑,胡修道轮番操纵轻重机枪、冲锋枪,不停投掷爆破筒、手榴弹,利用阵地上可使用的一切武器,在3号阵地跟10号阵地间来回打,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炸,竟然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一直打到黄昏,奇迹般地把绝对优势敌人打了回去。战斗了两天,胡修道水米未进,从战场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衣衫褴褛,浑身上下都是来回滚爬的淤青,还有各种弹片的擦伤。据战后统计,胡修道一人坚守两个阵地,累计歼敌280余人,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的最高纪录,成功守住了阵地,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胡修道的英勇表现,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成为了上甘岭战役中的传奇篇章。

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特决定为胡修道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正如著名作家杨朔在名篇《金星英雄》中写的那样:“这个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