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5-03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31师93团9连战士高良伦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二十九)赵荣璧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赵荣璧绘画作品
赵荣璧,1930年12月生,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标上村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四野十一纵队补充三师九团政治处宣传班战士,四野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四三二团宣传队班长、分队长(排级)、政治处组织干事(连级),二十一兵团一四四师四三二团三营七连代政治指导员,五十五军一四四师四三二团政治处党务助理员、四级组织助理员(营级)、师政治部干部科干部助理员,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处干事(团级)、总政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副师级)、处长(正师级),总政治部组织部支部工作处处长,海军航空兵后勤技术部政治委员(副军级),海军政治学院院长(正军)。
1955年受师通令嘉奖,1957年立三等功一次,1988年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共青团十届团中央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8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2022年4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二百三十)尹淑艳
题跋:松柏长青鲜花常开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尹淑艳绘画作品
尹淑艳,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二百三十一)邓碧霞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邓碧霞绘画作品
邓碧霞,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著有《诗艺情深 碧霞诗书画集》。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高良伦,1932年生,四川省广元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即1957年正式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31师93团9连战士。
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时候,高良伦还不到19岁,此时的刚在母亲的张罗下结婚不久,由于父亲去世得早,他几乎都是瞎眼的母亲拉扯长大的,而他母亲的愿望就是能够看到他成家,早一点为他们高家传宗接代。可刚结婚不久的他就闻说战争的硝烟就又从朝鲜飘向了我国东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于是一直怀揣着报国之心的高良伦就马上行动起来,说服了自己的母亲与妻子,在接受了必要的新兵训练后,跟随大部队一起赶赴前线作战。
彼时正值敌我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联合国军为了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集中六万大军,对志愿军驻守的五圣山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起初,由于志愿军误判了联合国军的进攻方向,所以未能及时做出应对,结果导致一些阵地被敌人占领。但后来秦基伟将军、王近山将军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重点防守五圣山,这才挡住了势如破竹的联合国军,随后,双方围绕着地势最为突出的上甘岭展开了激烈争夺,联合国军攻击最为凌厉的时候,甚至半天时间便发动了七次进攻,同时指派飞机不间断的轰炸志愿军阵地。可即便如此,志愿军也没有轻言放弃,官兵们万众一心,冒着联合国军猛烈的炮火,顽强的抵抗着。
而高良伦当时就驻守在上甘岭上,他虽然是一个新兵,但战斗意志却十分顽强,敢于和冲锋陷阵,也敢于和敌人展开残酷的白刃战,在此期间,高良伦意外发现,自己在射击方面卓有天赋,几乎指哪儿打哪儿,堪称“神枪手”,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他只身击毙了七十余名敌人,创造了辉煌的战果。
不过,由于联合国军的攻势太过强大,高良伦所在的加强排很快便伤亡大半,仅有六七个人还能继续战斗,但后方的增援却迟迟未能达到。这个时候,志愿军凝聚力强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高良伦和其他幸存的同志迅速召开了一个小型工作会议,集体选举出一位班长,带领大家继续战斗,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要继续打下去,誓要与阵地共存亡!此后半天时间里,联合国军又接连发起了几次进攻,高良伦的仅剩几名战友在反击中光荣牺牲,偌大的阵地上就只有他一人还活着。高良伦尝试用电台联系后方指挥部,请求下一步指示,但电台的天线正好被炸坏,已然无法使用,恰在此时,敌人又摸了上来,高良伦二话不说,抄起一挺机枪便开始战斗,利用长短点射压制联合国军,同时不断投掷炸药包和手榴弹,尽可能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
高良伦一个人硬是打出了一个班的效果,联合国军一时被打得晕头转向,完全摸不着头脑,最终只得丢下十余具尸体,狼狈撤下去。当天晚上,联合国军又派来一队人马想要偷袭我方阵地,好在高良伦及时察觉到了危险,他立即展开战斗,借助夜色的掩护向敌人疯狂射击,又杀伤了不少人。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志愿军的援军方才赶来,彼时的高良伦已经身负重伤、性命垂危。援军连忙将他送到后方医院,经由医生全力抢救,这才转危为安,捡回一条性命。
根据事后统计,高良伦在上甘岭战斗时,孤身一人坚守阵地20多个小时,击退敌人17次进攻,累积击毙了二百余名敌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小“奇迹”,志愿军总部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给他记特等功一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