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5-06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原军事学院外训系政委、时任朝鲜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委员牛克伦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期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六二)辛殿枫
题跋:威震世界 功颂千秋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辛殿枫书法作品
辛殿枫,1933年12月生,吉林省辽源(今双辽)人。1947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吉军区。195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辽北(西)军区、第50军,历任战士、辽吉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队长,参加了四平、长春、辽沈、解放西南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政治部战勤队长、150师政治部教育助理员、连指导员,参加了1、2、3、4次战役。
1954年入空军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毕业后历任航空兵部队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师空战射击主任、独立大队大队长、团长、副师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部长、军长、空军副参谋长、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职,特级飞行员。1983年5月至1984年12月任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1987年11月至1990年7月任空军副参谋长。1988年入国防大学战略研究系学习。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92年12月至1993年7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93年7月至1994年10月任空军参谋长。1994年10月至1996年12月任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立大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等几十次。荣获多枚军功章、奖章及解放勋章、胜利功勋荣誉章。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离休。离休后,除坚持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文史、诗词、电脑、英语等课程外,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50军第149师在高阳以南地区全歼英军第29旅皇家重型坦克部队,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又一光辉战例。1950年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后,第50军奉命入朝,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
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结束,第50军基本作为预备队或配属其他部队进行协同作战。按军长曾泽生的话说,我们连被彭总骂的资格都没有,真是奇耻大辱!这不仅让曾军长感觉不是滋味,全军官兵心里也感到很窝囊。为此,全军上下都憋了一股劲,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打出漂亮仗来。
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开始。第50军奉命强渡临津江,追歼南逃的“联合国军”。第二天凌晨,第50军突破敌临津江防线,趁敌溃退之际抓住战机,迅速向敌纵深发展。1951年1月3日凌晨,第50军先头部队第149师在高阳地区击退美军第25师约1个营兵力的抵抗之后,相机攻占高阳,并在高阳以南的佛弥地成功截断了由议政府经高阳向汉城方向撤退的英军第29旅退路。当日拂晓,英军第29旅为了挽救被围部队,集中飞机、坦克、火炮等强大火力,向高阳志愿军阵地连续发起7次疯狂反扑,均被志愿军击退。随后,第149师官兵抓住战机,采取拦头、断尾战法,经3个小时激战,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等简陋武器,全歼英军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及一个坦克中队,毙敌300余人,俘虏34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31辆、装甲车和汽车24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近500名,打了一场以劣势装备全歼敌重型坦克部队的漂亮仗。
当第50军的捷报送到志愿军总部时,司令员彭德怀起初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经对战果的反复核实确认后,彭总及志愿军首长喜出望外,联名致电志愿军各军并上报中央军委各总部,对第50军第149师通报表彰。第50军通过此战,更加激发了官兵的战斗士气,也进一步打出了志愿军骁勇善战的精气神。1951年1月3日晚,第50军向汉城开进,4日晚进入市区。随后,在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阻击战中,第50军与第38军并肩作战。他们以大无畏的战斗勇气和牺牲精神,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血战,歼敌1.1万余人,阻止了敌人的疯狂反扑,为志愿军主力在东线展开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但第50军也付出巨大牺牲,由入朝时的3.3万人减至1万人左右。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第50军整连整排官兵牺牲在阵地上。尤其是坚守白云山的第447团,与美军精锐第25师激战11昼夜,歼敌1200余人,像钉子一样牢牢地守住了白云山主峰阵地。全团连排干部几乎损失殆尽,全团9个连在撤离阵地时已经没有一个连建制完整。战后,第447团被授予“白云山团”荣誉称号。
战役结束后,军长曾泽生动情地说:“我们50军终于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起头了!”(来源:解放军报)
(二百六十三)刘志平
题跋:英雄儿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志平书法作品
刘志平,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二百六十四)王泥
题跋:阵地似铜墙固如金汤,东西阵列势堂堂,地下长城藏甲胄马壮兵强,逐鹿在沙场饮马汉江水,天一色映斜阳,保卫和平歌胜利为国争光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泥书法作品
王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原政治学院学员队队长。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