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5-06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抗美援朝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时任抗美援朝时任第26军第77师第230团第2连排长王兆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七十一)刘运禄
题跋:源远流长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运禄绘画作品
刘运禄,1937年10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人。自幼酷爱书画,现主攻山水画创作并兼修花鸟画领域现主攻山水画。并受到花鸟画家田雨霖、刘绍勇、徐湛,山水画家郭传章、梁树年、刘松岩、徐北汀、陈大章等名师指导,以优秀学员称号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山水班。在继承传统的基石之上,博采众家之长、题材广泛、笔墨酣畅,形成了自己清逸、秀丽的绘画风格。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发表、参展、获奖!
截至2024年,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北京陶然画院理事、北京市残联书画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创作员、曹州青年书画院特聘名誉院长、中国公共关系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图书画收藏艺委会委员,文化部中困诗酒文化书画院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协分会会员,东方艺术天地网顾问,北京中山书画会委员,中原书画院高级画师等多项社会艺术职务,同时作为肢体残疾艺术家长期参与文化公益事业等。
在六十余载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形成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绘画语言。作品以山水构图见长,笔法刚柔并济,墨色层次丰富。作为残疾人艺术家代表,其艺术成就被收录于中国残联官方文献,截至2025年,仍活跃于书画创作与研究领域。
(二百七十二)俞秋水
题跋:五十年来生死情,援朝抗美动刀兵
万山红遍风光好,都是英雄血染成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俞秋水绘画作品
俞秋水,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二百七十三)刘世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世恺绘画作品
刘世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王兆才,1926年出生在山东蒙阴,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鲁南、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作战机智勇猛,屡立战功。
1950年11月,王兆才随志愿军第26军入朝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此时,他担任第26军第77师第230团2连1排副排长,入朝后先后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1951年参加夏秋季防御作战。夏秋季防御作战是敌我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我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
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为了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筹码,不断对志愿军和朝鲜军队所守的阵地实施进攻。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并肩作战,有力回击了“联合国军”。
1951年6月20日,鸡雄山保卫战正式打响。进攻的敌军是美军第25师35团和南朝鲜军第9师29联队组成的联合部队。防守方正是王兆才所在的230团2连,而王兆才的1排则守在鸡雄山阵地的最前沿。鸡雄山高约600米,位于几条公路的交汇点,地势险要。美军为了保障公路畅通,一直想占据鸡雄山阵地。
这次,美军首先以一个排的兵力进行试探,后以老鼠添油的方式,逐渐将兵力增至营级,企图消耗我军兵力。但6天过去了,美军在2连的英勇反击下,组织的30多次攻势行动均无功而返。6月26日,一无所获的美军恼羞成怒,准备组织一波大攻势。先是派出8架战机猛烈轰炸鸡雄山阵地,然后派出10余辆坦克掩护其步兵对王兆才1排所在的阵地发动冲击。王兆才与战友们奋起反击,先后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歼敌100多人。然而,1排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排30人,最后只剩下王兆才1人了,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王兆才见阵地上只有自己一人,并没有害怕退却,而是以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和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人在阵地在”。他将战友留下的武器收集在一起,分成三份,分放在阵地的左中右三个位置,然后自己在这三个位置之间来回迅速移动,与敌军展开激战,并让敌军不知道阵地上的虚实。就这样,王兆才与敌人相持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王兆才就悄悄爬出阵地,利用美军的照明弹,从敌人尸体堆里收集枪支弹药,以补充白天的消耗,准备与敌人再次激战。
第二天清晨,王兆才一直紧盯着阵地正面敌人的动静。突然,他听到身后有动静,扭头一看,发现6个美国兵端着枪,对他大喊大叫。王兆才见状,就假装要放下武器准备投降来迷惑敌人,趁敌不备,端起还没放下的冲锋枪,一梭子子弹扫过去,敌人当场就报销了4个,剩下2个仓惶逃走。敌人偷袭不成,又一次向王兆才的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王兆才临危不惧,用晚上收集来的美军弹药进行还击。在弹药即将再次耗尽时,2连第二梯队的战友赶来支援了。王兆才继续与战友们共同阻击敌人的进攻,将鸡雄山阵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战斗结束后,王兆才因作战英勇,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所在的2连也被授予“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