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5-09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原四川省岳池县财政局原副县级离休干部,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柴云振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三百零一)杨大伦
题跋:震撼世界壮举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杨大伦书法作品
杨大伦,原名杨维科,1921年3月1日生,河北获鹿(今鹿泉市)人。1938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129师新9旅25团政治处干事、营教导员、冀南军区六分区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冀南军区七分区敌工科长等职,参加了冀南讨顽、百团大战、鲁西北党邑和莘县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法库县大队副政治委员、保安团政委、辽吉一分区十五团政治委员、十三团副政委、分区供给处政治委员、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13师政治部副主任、49军162师政治部副主任,东北航校二大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东北王家窝棚、复兴地、围困长春、解放沈阳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三航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空军第三航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空军第三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副兵团职离休干部。2009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三百零二)寿大本
题跋:正义必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寿大本书法作品
寿大本,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原第二炮兵技术装备部研究员。
(三百零三)贾靖宏
题跋:火凤挟雷起上甘
冲霄烈焰白宫寒
滔滔江海雄风荡
炊雾难遮□里天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贾靖宏书法作品
贾靖宏,1932年3月生,河北省乐亭县人,1950年4月在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系学习,1953年6月参加工作,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任外交部翻译、赴朝鲜谈判翻译,1954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设计院翻译,1957年5月调入新华社翻译部任翻译,1980年4月始先后任参编部,国内部、国际部翻译,1986年8月评为主任编辑,1990年9月任半月谈清凉阁书画院总经理,1991年10月任新华社书画院秘书长,1993年12月退休。
参与翻译了《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苏联百科字典》《苏联摄影四十年》《乙醚制造》《朱可夫回忆录》《马尔达的故事》及短文、诗歌、电影脚本等。整理汇编了《俄语新闻词语汇编》等。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并在90年的全国职工书法展上获奖。1985年在北京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0年10月参加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书画大展>,1992年6月在加拿大参加画展。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我志愿军歼敌与战损的人数同时超过了8万,为朝鲜战场上历次战役之最。其中“朴达峰阻击战”就是这场战役的一个缩影,柴云振是那无数浴血奋战的战士中一员。1951年5月底,15军45师3营收到上级指示:在金化西南三十公里江原道芝浦地区的朴达峰,依据阵地阻击敌军北上,为主力部队大转移作掩护。这时候,第五次战役基本结束,我军因为粮食和弹药不济,从22日晚开始逐步北撤。可是敌军随着生力军的加入,依托大量机械化装备对我军猛追不舍,那么留作断后阻敌的部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敢死队”!
柴云振当时是该营134团8连7班的班长,正是这支的“敢死队”中的一员,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专门来“送死的”!他本来是45师警卫连的班长,看到敌人追击我志愿军的嚣张姿态,心里那个气呀,于是柴云振向上级请示,请求调到战斗一线,获得批准后被分配到134团,担任8连7班的班长。警卫连主要负责的是指挥所和师部首长的安全,多数情况下都处在前沿阵地的后方,一旦警卫连都有危险,那证明其他部队基本都完了。可以说,从警卫连到135团3营8连,柴云振当时已经做好了随时献出生命的准备。
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3营阵地连续发动进攻。战斗连续打了整整五天五夜,阵地都快被敌人的炮火削掉一层了,三营战士战损极大,被敌人攻下了两座山头。攻下我两座山头的敌人一旦站稳脚跟,和我志愿军形成对峙,那么以敌军的炮火攻势,我守军将会有更大的压力,阵地很有可能被敌人彻底突破。
因此,我方必须尽快夺回这两座山头。“七班,给老子迅速夺回两座山头,重新控制这两个制高点!”营长武尚志给柴云振下达命令。武营长鼓起眼睛,继续斩钉截铁地对柴云振说:“你要坚决给我把山头拿下来,拿不下来,不要回来见我!”柴云振听到营长的话,沉默无言,压根不知如何作答。原来,在前面的连续战斗中,七班虽说消灭了接近二百名敌军,可自身也被敌军消灭得差不多了。武营长把身边两个通信兵,临时补充到了柴云振负责的7班。
就这样,柴云振带着4个战士,交替掩护向那两座山头爬去。途中,他们不幸被敌人发现,立马就是一群子弹迎面而来,简直就是“暴雨临头”,而且“每滴雨”都是致命的。还好附近树木粗大密集,成功挡住了大部分子弹,5人一时状况还好。敌人的枪声连续响了一个小时,柴云振带着4个战士静静地隐蔽着,一动也不动。敌人以为他们不是被打死就是撤退了,于是停止了枪击,他们得以继续悄悄向上爬去。
在爬到敌人阵地附近时,柴云振一行五人肯定是无法继续隐蔽了,于是他们对阵地上的敌军发起了冲锋,先是几轮手榴弹伺候,接着拼命地扣动手中步枪的扳机。没多时,他们携带的弹夹就打空了,可是离敌军阵地还有十几米距离。敌人松了一口气后,还活着的人马上对柴云振一行五人发起了凌厉反击。在被敌军打死了3人后,柴云振和另外一个战士终于冲上了高地。柴云振迅速捡起地上敌人的机关枪,对着还活着的敌人一通扫射,把剩下的敌人全部给消灭了。阵地上安静了下来,柴云振和另外一个战士瘫坐到地上,好一阵才缓过来。这时候天黑了,看不清楚周围的状况,他们利用突袭拿下了一座山头,可不远处还有一座仍旧在敌人的手里。柴云振这时仔细回忆着,想起当初他们攻上来时,敌人的表现不像有人指挥的样子,那么两座山头的指挥中枢必然就在另一座山头了。可是,现在7班就剩两个人了,还有可能攻下另一座山头吗?柴云振不清楚,可是他清楚自己的班以及连队的战友已经牺牲了太多太多。为了让其他还活着的战友继续活下去,他要去夺取另一个山头。柴云振对幸存的唯一一个战士说:“你不要开枪,继续守着这处阵地,我一个人去夺取另一处阵地,端掉敌人的指挥所!”战士不听,柴云振高声说道:“这是命令!”柴云振在敌人的尸体上翻捡了一圈,找到了四颗手雷。趁哨兵转身,柴云振迅速爬近,同时拉下两颗手雷的保险环,互相磕了一下,一颗扔在敌人头顶,一颗扔向敌人从指挥部出来的通道上。作为敌军临时指挥部的简易兵棚,哪里经得住手雷的“伺候”?在爆炸之下,直接就是一片狼藉,柴云振知道,这下敌人的伤亡肯定不小。
柴云振从地上捡起一支敌军的轻机枪,持枪前进搜索。为了防止有敌人躲起来放冷枪,凡是看到有可能藏人的掩体,柴云振二话不说就是子弹伺候。过了许久,柴云振终于找到了敌人的指挥所。敌军指挥所用的材料相比其他兵棚质量更好些,再加上刚才的手雷没有针对性,敌指挥所基本状况还好。听着里面传出叽哩哇啦的一堆鸟语,柴云振再引燃一颗手雷扔了进去,里面彻底安静了。在最后的搜索中,柴云振发现了4个敌人,用轻机枪打死了三个。
因为柴云振带领4个战士的出色表现,一举扭转了战场局势,3营在“武和尚”的带领下,一举击溃了追击来的敌军,取得了“朴达峰阻击战”的完全胜利。3营为所属志愿军兵团主力的顺利北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更保卫了志愿军前指和战地医院和安全,可谓功莫大焉!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所带领的7班,以十来个人的兵力总共夺回了三座山头,消灭了200多个敌人。柴云振一人,就杀了100多敌军。第五次战役彻底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得知15军的亮眼表现,彭德怀特意给秦基伟致电表示感谢。志愿军总政治部在统计战后立功情况后,于1952年发布一号嘉奖令,授予柴云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而柴云振所在的3营8连被评为“特功八连”。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