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西安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西安门-作用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处,是皇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西安门的主要街道十字路口有四个牌坊,分别在四个方向,所以也叫西四牌楼。
图为《京门九衢图》-著名画家在为长卷执笔留影
西安门古迹 1-万松老人塔
西安门的西面有一座金元时代风格的密檐八角九层砖塔,又叫“万松老人塔”。高约五丈,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砖塔。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金代河内(今黄河以北)人。出家于荆州,是金元间的佛教大师,同时深通儒家经典。著作有《从容录》《请益后录》《万寿语录》等。81岁圆寂于燕京西郊的栖隐寺。后修此墓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加高至九级。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叶恭绰等人重修,辟大门并书石门额“元万松老人塔”。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在西四牌楼南侧不远处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师傅行秀死后葬身之地。行秀(1166—1246年)俗家姓蔡,河南洛阳人。十五岁时在邢州(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行秀是金、元时期的著名禅宗僧人。因他长期在万松轩居住,所以世称之为“万松老人”。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行秀的墓地建有墓塔,称万松老人塔,该塔是灰砖七级密檐式,玲珑奇特,别具风格。塔北侧的胡同就用此座塔而得名“砖塔胡同”。在明代成书的《帝京景物略》上也对万松老人塔有所记载:“甘石桥北砖塔七级,高丈五尺,草萦其顶,人倚塔造屋,为酒食店”。从以上的记述我们知道,明代对该塔不够重视,维修不够,并且商人还建起店铺,做上了买卖。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西安门古迹 2-护国寺
西安门外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原为元丞相故宅,初名“崇国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年间蒙古王公贝勒对此寺大加修缮扩建,名“护国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又称“西寺”。护国寺当时规模很大。它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延寿殿……共九进之多,第九进殿为后楼菩萨殿。各进还都有东西配殿。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山门内是前院,最南边有一茶汤摊儿,字号“年糕李”。这个摊儿不小,前边一溜儿是售货案子,后面有几张方桌,供顾客吃食休息。往北走,有扒糕、凉粉、油炸灌肠、卤煮丸子等卖各种北京风味的摊儿。在西边靠墙的地方,有个卖粘瓷药和擦铜药的地摊儿。粘瓷药是比火柴棍粗点儿的红黄色小棍,每根五六厘米长。前院靠东边墙是卖山货摊位,锅碗瓢盆、叉把扫帚、大笤帚、筐箩簸箕,各种炊具,日用杂品,一应俱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金刚殿后是中院,卖艺表演的多。靠西南边是用绳子和白布圈起的一个场子,演出评剧。戏棚对过是宝三跤场。东南角儿有练武术把式场子。中院大殿早已坍塌倒坏,在殿台基上放着不少大木料,都是大殿当年所用,经过多年风吹雨淋,已经老旧,但质地不朽,还在那儿直挺地躺着。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东西后山门中间有大殿一座,高大巍峨,还未坍倒,阁扇门窗齐整,虽经多年风雨老旧,气势依然,内无佛像,堆放杂物,凌乱不堪。这个大殿的后面就是塔院了。塔院正中大殿和东西偏殿还完好,在大殿前有位说唱竹板书《刘公案》的,艺名“小蜜蜂”,以说为主,唱的不多。说竹板书的南边,也就是院中间,是卖茶汤的摊子,大铜壶一把,是个招牌,以茶汤、油炒面儿、藕粉为主,也卖年糕之类的小吃。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塔院大殿东西各有一小门,通往殿后院儿。这里比较荒凉,较之前院游人也少,虽也有大殿,但东西没有配殿。靠南边一溜几家卖羊霜肠的,煮熟后卖,热气腾腾,在冷天儿来碗热羊霜肠,连汤带水又暖和又解饿,好吃不贵,经济实惠。靠西边有一拉硬弓的场子,练武者三十多岁,身强体壮,能同时开5张弓,有时候也表演打弹弓。塔院后院西墙有一随墙大门,出去往西走太平胡同就到新街口南大街了。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安门古迹 3-广济寺
广济寺坐落在西四路口西北角,是佛教著名古刹之一。创建于宋朝末年,后毁,明代重建,赐名为“弘慈广济寺”。古寺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寺内花木葱茏,院落幽静。雄伟的天王殿,四大天王“金刚怒目”,明代铜铸的头戴天冠的弥勒像和手捧金杵的铸铜韦驮像最为有名。寺中古树旁石碑上刻有乾隆帝御制《铁树歌》,甚为珍贵。现在中国佛教协会设在此地。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西安门古迹风情
北京有句老话:“礼王府房,豫王府墙”,就是说礼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墙高。由此不难看出礼王府的规格,在北京诸多王府里面的等级之高。礼王府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所以,从规模上说,礼王府,是大清朝最大的王府。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礼王府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王府分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王府的西部是花园,亭台楼阁错落有制,设计得十分巧妙。东部是王爷和其家人休息的房间。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本来尊贵华丽的礼王府,却曾演绎过一段凄世绝恋。话说,礼亲王的二格格兰心留洋归来,无意间认识了唱戏的冯跃聪,并对他一见钟情,两人疯狂坠入爱河,兰心将自己的“八宝手链”作为信物,赠给了冯跃聪。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冯跃聪的师兄嫉妒他的才华,便将事情捅给了礼亲王,后者闻听女儿和戏子恋爱,勃然大怒,将冯跃聪毒哑后关进了大牢。出狱后冯跃聪被一个单弦艺人收留,学会技艺后,冯跃聪便每晚到王府墙外给兰心弹奏她最喜欢的《风赞》,兰心也隔墙应和,怒不可遏的礼亲王,便命人将冯跃聪杀害,随后兰心也殉情自缢。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长卷内容摘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