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济宁篇鉴赏
“济宁”,在远古时期距今五六千年前,这里就散布着众多的原始村落。居住在济宁的“有仍氏"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为“任国”(即仍国,古代“仍”“任”两字同音),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五代时期称“济州”。北宋时期称济州为“济阳郡”。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这是“济宁”之名最早出现的年代。济宁地名的由来,据传因任城一带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故为济宁。明朝时先为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朝时为济宁直隶州。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济宁地滨京杭大运河,南通江淮,北连燕蓟,是南北水运的锁钥,元、明两朝始终在这举足轻重之处设官驻兵,进行日常性治理和防护。明朝初期,都水监废而不置,其职能归入工部,但是不能有力管理贯连五大水系、穿越四大行省的大运河,故此在朝廷中央设立了一个与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职权相同的机构,称“河道总督”,这个机构的衙署不是设在北京或南京,而设在大运河的咽喉——济宁。其还有一个特殊性,既具有直属军队,有兵部部分职能,又控制沿河省府州县各级官吏;有吏部部分权力,还有工部部分职权,是个“一都兼三部”的军政合一机构,专门管理防护朝廷的经济命脉大运河。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一 济宁铁塔
在城内有座笔挺的黑色八角形塔,直拄青天,这是名闻中外的铁塔寺内的铁塔。寺初名“崇觉寺”,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创建于此,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在寺内铸立七级铁塔,俗称“铁塔寺”。塔在明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增高二级。造型端正清秀,结构复杂漂亮,砖铁结合紧密,是我国铸铁艺术的瑰宝和典范,是大运河边又一座镇河宝塔,记录着历代劳动人民治理运河的艰辛和功绩。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二 声远楼
在铁塔寺街上有一座钟楼,叫“声远楼”,北宋始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此楼不是一般古代城池内中轴线上的钟楼,而是规模宏大庙宇中的钟楼,因其内所悬铁钟声音远播,故名“声远楼”,寓意佛教或道教的教义传播久远。此楼下为砖砌台基,高3.5米,“十”字歇山重檐顶二层,通高17米。门额悬木质巨匾,上刻楷书“声远楼”三大字,是明代万历间济宁道道员龚勉所题。内二层顶上悬宋代铁钟一口,高2.2米,钟唇周长4.5米,重约7吨。敲之声音浑厚绵长,声闻数里,古朴素美,铸造精良。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济宁篇鉴赏
在济宁城外,运河岸边,有一处大的农村集市。
大运河城镇商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集市贸易的繁荣,乡间民用物品,大部分由商贾贩运而来,以满足农村的需用,因而出现集市之日百姓成群结伙、趋之若鹜的拥挤现象。在集市上有行商,也有坐贾,买卖的物品有粟米、布帛、丝麻、鸡鸭牛羊、茶叶、瓷器、纸张、农具、竹木、水果、蔬菜、针线等等日常用者,一部分为当地所产,更多的是南北水陆产品,靠大运河的漕运而进行交易。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三 济宁文庙与汉代石刻
在城中铁塔寺街侧还有一处文庙遗址,原保存有汉代碑刻十种,宋代金石专家赵明诚在他的《金石录》里、文学家欧阳修的《集古录》内都有记述,诸如“司隶校尉鲁峻碑”“卢江太守范式碑”“北海相景君碑”“朱君长墓石”“尉氏令郑季宜碑”等等,都是研究汉代历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值得赞许的是,在济宁这一个地方,就收存有如此之多汉代石刻,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更表明由于运河对文化交流的推动,这里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四 太白楼与墨华亭
大运河边济宁城内最著称的当属李太白酒楼,称“太白楼”。此楼建在旧城南城垣顶上,最早当是观景楼,后来转化为酒楼。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借夫人许氏、女儿平阳由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北)迁居任城(今济宁),常至城内酒楼饮酒,后人为纪念此事,将其饮酒处称为“太白楼”。此楼元代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济宁不断升级城池渐大,又突然跌降为州级政权机构以后,原来任城县县城弃而不用的情况下,太白楼才移建于城垣之上。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五 文化书院
明代反对无病呻吟的文学复古运动蓬勃兴起,其中代表人物前、后“七子”(共14个代表人物)就有山东运河地区的历城人边贡和李攀龙、临清人谢榛等三位文学硕彦,追随宋代当地豪放词派代表人物辛弃疾文风。同时期,山东运河沿岸府州设立讲学书院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对宋朝以来程朱理学的空泛和虚伪给予了旗帜鲜明否定,诸如聊城的东林书院、临清的清源书院、武城的学道书院、鱼台的崇德书院、东阿的安平书院等10个州县的13座书院,反映了山东域内运河文化的强盛态势。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中国官修地方志书开端——明嘉靖版《山东通志》
明嘉靖版《山东通志》作为反映全省自然与社会全面情况的志书首先在全国崭露头角了。此志设卷40,有目36,洋洋40万言,向称通志范本。此志编纂始于正德,因巡抚调离而中辍,嘉靖初接修,成书稿12卷却未梓,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对志稿考订补遗而告竣面世,这是中国官修地方志书的开端。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在此之后,运河山东段流经的东昌府(治设于聊城)、兖州府(今山东兖州市)、济宁州、德州等府州修志之风日盛,万历年均已编修而成,走在了官修志书的前面,带动了全国官修地方志书的普遍开展。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济宁篇鉴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谷建华个人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
2001年春,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为续接千年大运河历史文脉,传承5000年泱泱大国的厚重文化,董事长谷建华对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的责任感,以特有的文化大发展的战略眼光组织数十名专家学者,发起了徒步大运河两岸实地考察,收集素材,开始了创作《古运回望图》的浩大文化工程。
历时5年之久,于2005年末由董事长谷建华担任策划,众多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了历史长卷《古运回望图》。
全卷长210米,高0.83米,用中国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手法与现代水墨技法融为一体,完美地将漕运鼎盛时期京杭大运河的风貌跃然纸上,展现世人。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历史横切面的真实的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