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2-08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在费孝通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与关怀下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德胜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权希军题

咏德胜门  [清]梁鼎芬

建德门开晓日光,箯车未暇数兴亡。

千军箭簇岗头尽,青草秋波似故乡。

德胜门-作用

沿内城西墙北折有北城门户之一的德胜门。内城北墙无中门,仅辟两座旁门。一个在西叫“德胜门”,一个在东叫“安定门”,历来被看做北京城最重要的防御之门。德胜门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军队出征往往走此门,又被人们称为“军门”,寓意“得胜回朝”。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德胜门篇鉴赏

德胜门-由来

元朝末年,大将军徐达率领军队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即北京),元顺帝急忙从大都城的北门健德门逃走了,元朝从此灭亡。徐达便把健德门改成德胜门,也叫得胜门,可能是纪念明军取得胜利之意。这是洪武元年(1368年)的事。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北京城时,就把大都城的城墙南移两公里,另外修了城门和瓮城,还叫德胜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等专家指导创作长卷图片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德胜门箭楼

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修建包括德胜门在内的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角楼、桥闸。此后,德胜门历经修缮。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西侧门仍称“德胜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当属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一座高大的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岁时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1980年)国家对德胜门箭楼进行修缮,(1982年)竣工,并成立德胜门文物保管所。(1993年)改为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德胜门篇鉴赏

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德胜门古迹 1-五塔寺

德胜门外向西坐落着五塔寺,原名“真觉寺”,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为避雍正帝胤祯名讳,更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塔,故又俗称“五塔寺”。明永乐年间,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五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乐坏了,下旨建寺造塔。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金刚宝座塔由塔座和石塔两部分组成,宝座顶上平台,中央大塔十三层,高近三丈,象征毗卢遮那佛;四角小塔各十一层,高两丈有余,东塔象征阿辁佛;南塔象征宝生佛;西塔象征阿弥陀佛;北塔象征不空成就佛。五塔所象征的佛称五方佛。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装饰,雕刻精细,美轮美奂。中央大塔刻一双大佛足迹,意为“佛迹遍天下”,给人以大气神奇的印象。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德胜门篇鉴赏

德胜门古迹 2-积水潭

德胜门内有一片湖泊,叫“积水潭”,北岸一座小土坡上有一座汇通祠,那是北京城里一处难得的景致。早在元代,这里是有着“舳舻蔽水”盛况的漕运码头。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部营造中都城,五年后改中都为大都,定名大都城。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元世祖采用郭守敬的建议,引白浮泉水入城,汇流积水潭,开凿通惠河直达通州,京杭大运河南至杭州,北至积水潭,既解决了大都城水源问题,又使大批漕粮南货运抵京都。当时积水潭中帆樯林立,什刹海沿岸旷世繁华,处处勾栏酒肆,使这一带成为京都商贸中心。元大都城的建立,奠定了北京城发展的基础,对明、清时北京的兴盛起到了巨大作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德胜门篇鉴赏

汇通祠现在辟为郭守敬纪念馆,郭守敬是元朝著名水利专家,他当年任职的“都水监”是总管全国水利建设的部门,旧址就在积水潭边。郭守敬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水利建设,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完成大小百余处河渠泊堰的治理,对元大都水利的建设贡献最为突出……说了归其,他最大的功绩还是主持开凿了通惠河,解决了当时“南粮北运”的热点、难点,巩固繁荣了北京城。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德胜门风情-德胜祈雪

德胜门又有“德胜祈雪”一景。据传,清乾隆四十三年(1782年)大旱,饥民扶老携幼迁徙逃亡。年末,乾隆皇帝北行,当銮驾至德胜门时,喜逢大雪,因瑞雪兆丰年,故乾隆皇帝大悦,銮驾停在德胜门,御书祈雪诗三首,并通谕刻石立之,以慰天公。“德胜石碣祈雪碑”立于当时德胜门瓮城中“同兴德煤栈”西侧,其碑大小及形制与“燕京八景”碑差不了哪儿去。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长卷内容摘要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上)”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

|背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