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4-06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二十五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抗美援朝时期第一次战役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七十五)王新生

66724b034dd81.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新生书法作品

王新生,志愿军某部连长,多次立功受奖。

(七十六)霍惠卿

66724b8c5e505.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霍惠卿书法作品

霍惠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七十七)王镇

66724bbf0a8b1.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镇书法作品

1927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离休干部、原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毕业于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老年大学业国画班、朝阳区老年大学山水班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大专班。2013年4月9日在北京武警总医院逝世。

1992年参加中国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北京分会;1994年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任创作研究员,另受聘为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集贤书画研究会会员;任朝阳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委、双井老年书画研究站副站长。1995年参加北京市朝阳书法协会;1996年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书画作品曾参加老年书画研究会及出版所组织展览。1994年中原书画研究院组织《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国画作品曾入选获荣誉金奖,书法作品曾参加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及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社教部单位举办的《跨世纪当代诗、书、画、印大联展》入选展出,作品收入《跨世纪翰墨艺术家书画库》。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在我军发起夏季战术反击后,敌人认为它已经在作战上丧失主动权。为了迫使我军转入守势,扭转其被动局面,同时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美国军队首脑决定马上组织进攻作战。10月8日,美方代表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紧接着,美国方面在军事上又施加压力。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便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金化攻势”(代号为“摊牌作战”)。

“金化攻势”的攻击目标是我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前志愿军两个连据守的两个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由于高地下有一个小村庄叫上甘岭,志愿军抗击敌进攻的这次战役便被称为“上甘岭战役”。

敌军这次进攻由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计划,同时亲自指挥作战。10月12日起,敌方首先以航空兵、炮兵对我五圣山、上甘岭及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阵地,实施了连续两天的火力突击。14日3时起,敌人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准备。凌晨5时,以美7师、韩2师各一部共七个营的兵力,在105mm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六路向我第15军45师135团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猛攻。与此同时,美7师、韩9师各一部共四个营的兵力,分别向我第44师、第29师正面多个阵地实施牵制性进攻。

防守上甘岭两个阵地的我135团9连和1连在仅有15门山、野、榴炮和12门迫击炮支援下(午后山、野、榴炮增加至43门),主要依靠步兵武器、依托坑道和野战工事顽强战斗。战至13时左右,我野战工事几乎全部被毁,人员伤亡较大,表面阵地大部被敌占领,我防守部队转入坑道作战。19时,我乘敌立足未稳,组织四个连的兵力实施反击,又恢复了表面阵地。当日,我军毙伤敌近2000人。

我第45师调整部署,将准备用于反击注字洞南山的两个炮兵营调至上甘岭地区,以134团两个营和133团一个营分别加入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防御,并将师指前移至德山岘,集中力量粉碎敌人对上甘岭地区的进攻。

15~18日,敌人又先后投入两个团又四个营的兵力,在猛烈火力支援下,继续向我两个高地发动猛攻。我防守部队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昼失夜复,战斗异常残酷激烈。至18日,我两高地的表面阵地全部被敌占领。

19日晚,我第45师分别以三个连的兵力,在坚守坑道部队配合下,对占领两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实施反击,一举恢复了阵地。在反击597.9高地的战斗中,我第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为打开冲击道路,掩护分队突击,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机枪工事的发射孔,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20日,敌又以两个营的兵力,在飞机30架和大量炮兵配合下向两高地进行轮番攻击。激战终日,除597.9高地西北山腿的三个阵地外,其余表面阵地又相继为敌占领。我防守部队再次退守坑道坚持战斗。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开始了艰苦的第二阶段作战。第一阶段,敌我双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阵地均投入大量有生力量,敌人投入了七个团共17个步兵营,我投入三个团21个步兵连。据不完全统计,我军共歼敌7000余人,我伤亡3200余人。

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敌人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仍不愿放弃进攻。10月21日后,敌人一面以各种手段围攻我坑道部队,一面为继续实施进攻进行部署调整,并调遣韩国第9师为战役预备队。

此时,我第45师人员物资消耗较大,暂时无力组织较大的反击。为进一步坚守和实施反击创造条件,第45师奉命重点转入坚守坑道作战,以争取时间,为进行最后粉碎敌人进攻、恢复全部阵地的决定性反击作准备。

敌人为巩固已占阵地,对我坚守坑道的部队采取了封锁、轰炸、爆破、熏烧、堵塞坑道口或向坑道内投掷毒气弹等残暴手段进行围攻。我坚守坑道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高度发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团结一致,积极作战。战役中,第15军有16个连队的人员在表面阵地失守后退入一个坑道。洞内空气污浊、缺粮、缺弹,尤其是缺水。洞内人员在建制已被打乱,伤员又占多数的情况下,组织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直至最后胜利。

从10月21日至29日,我坚守坑道部队共组织班、组兵力,以夜袭手段出击158次,除9次未能奏效外,其余均获成功,共计歼敌2000余人,并恢复了7处阵地。。同时,坑道部队还采取冷枪狙击的战术大量消灭敌人。在此期间,我二线部队为了支援坑道部队作战,曾以两个班至五个连的兵力,在炮兵和坚守坑道部队配合下,向597.9高地反击五次,向537.7高地北山反击七次。同时第15军抽调战斗部队和各师团机关人员组织火线运输人员,冒着炮火封锁通过数十里山路向坑道提供物资补给。

为了直接配合坑道作战和进行反击准备,第15军以第29师和第44师先后攻歼了上甘岭以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里地区之381高地、391高地之敌,共歼敌3000余人。

我军在坚持坑道作战的同时,紧张地进行对敌实施决定性反击的准备工作。10月20日,第3兵团决定将从一线阵地撤出、正准备休整的第12军调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同时以第15军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以外的全部防务,以使第45师全力投入上甘岭作战。另将炮7师一个营、炮2师四个连和高射炮兵一个团加强给第15军。同时还给第45师补充了1200余名新兵。

10月29日,我军实施决定性反击的准备工作就绪,并已进行了两天的预先火力准备,将敌占表面阵地工事基本摧毁。

10月30日战役终于进入第三阶段。当日21时,第15军以第45师五个连、第29师两个连与坚守坑道部队配合,在山、野、榴炮50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30门的支援下,开始对597.9高地之敌实施反击。坚守坑道部队三个连首先对敌发起冲击,随即坑道外部队七个连进入战斗,对敌实施两面夹击。经五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四个连,并打退敌一个营的多次反扑。至31日夜,除1个班阵地外,597.9高地全部为我收复。

11月1日,敌人又发动六个营的兵力向我597.9高地冲击十四次,我坚守部队在纵深炮火支援下,均将敌击退,毙伤敌1500余人。当日晚,我预备队第12军第31师第91团投入战斗,并增调9个炮兵连参战(支援火炮达到了21个连73门,另火箭炮6个连24门)。次后2日~5日,敌人集中美7师、空降187团各一部以及韩国第9师和哥伦比亚营,每日均以一个营至一个团的兵力连续攻击。5日,第12均93团一个营投入战斗,同第91团最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597.9高地的阵地。此次作战,我军共歼敌6000余人。

我军收复597.9高地后,随即准备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至11月10日,敌全部占领该高地表面阵地,据守之敌为韩2师的一个营。

11月11日16时25分,我第31师第92团两个连在山、野、榴炮70门、迫击炮20门和火箭炮24门的直接支援下,分两路发起冲击。激战至17时,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全歼守敌。同时,第93团以一部兵力收复了我原放弃的597.9高地的一个班阵地。

12日,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反扑。我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每天都要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14日,第93团主力加入战斗。18日,第34师106团加入战斗。经过激战至25日,我终于打退了敌人疯狂反扑,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此时,敌人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将韩2师缓和美7师撤下整补,该两师防务由韩9师和美25师接替。随即,敌人的进攻基本停止。上甘岭战役以我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上甘岭防御战役共历时43天,敌我双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进行了持久的反复争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却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既是用原子弹野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