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4-07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三十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原兰州军区政委、开过少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谭友林将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九十)谭友林

668d1de6bd230.jpg

题跋:不忘帝国主义侵略本性,铭记抗美援朝伟大功绩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谭友林书法作品

原名谭有林,小名谭香儿。1916年11月生,湖北省江陵县熊家河区谭家巷人。1929年春,谭友林参加本村儿童团,被选为儿童团长。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由地方党团组织推荐入红二军团创办的洪湖苏区军政学校学习。1931年5月结业后,谭友林被编入鄂西区警卫营通信班任通讯员。1933年“肃反”中,谭友林被诬为“改组派”险遭杀害,途中幸遇贺龙,由贺龙“作保”安排离队治病,病愈后回到部队。1934年,谭友林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红三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独立营教导员。1935年2月,任第六师十七团政委。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旅长。同年冬,根据中共中央通知赴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谭友林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旅长(未到职)。同年4月到达延安后,谭友林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之后,任由各抗日根据地来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军队代表组成的高干队(上级干部队)队长,留在军事学院学习,后并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一部学习,参加整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参加了中共七大。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荣誉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2006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668d1e11521af.jpg

1950年,谭友林在朝鲜战场上研究作战方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10月25日,谭友林任志愿军三十九军副军长,第一批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云山,是朝鲜云山郡的首府,也是朝鲜北方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志愿军总部将攻克云山的重任交给三十九军。在与敌人初次激战后,我军惊异地发现对手并非南朝鲜兵,而是大鼻子的美国兵。从战俘口供中方知对手是美军王牌军-陆军第1骑兵师。美陆军第1骑兵师战功显赫,从没吃过败仗,享有“先驱师”和“常胜师”的美誉。是“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的“宠儿”,也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手里的一张王牌。

总攻时间定在11月1日19时30分。1日下午,谭友林带作战参谋深入前沿阵地,逐团逐营检查总攻前的准备工作。15时30分,前沿观察员报告:敌人活动频繁,部分坦克、汽车开始发动,有撤退的迹象。此时距原定总攻时间还有4个小时,战机稍纵即逝。谭友林立即返回军部,与军长吴信泉等商量对策,决定急报总部,立即发动攻击。

15时40分,在炮兵向敌方阵地实施炮火覆盖后,三十九军各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云山守敌发起向心突击。在与敌激战中,志愿军惊异地发现对手并非南朝鲜军,而是号称“160年没打过败仗”的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先前发现的撤退迹象,其实是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与南朝鲜第一师十二团换防。云山之战也就成为志愿军入朝后与美军的首次交锋。

三十九军突然发起的猛烈攻击,将正在换防的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美军很快稳住阵脚,依仗其火力优势拼死抵抗,战斗极其残酷。谭友林与吴信泉等指挥部队发挥夜战、近战的优势,采取正面攻击与侧后突击相结合的战法,以一一六师从正面发起攻击,经激烈争夺,23时许攻占龙浦、262.8高地,而后向云山攻击前进,2日3时30分,攻入云山。在激烈的混战中,该师一个连从敌间隙中直插云山,守桥的美军竟把他们当成南朝鲜军,给他们让开了路。这个连大摇大摆地通过大桥,端掉美军第三营指挥所,击毙其营长,控制大桥,封闭了美军南逃退路。以一一五师从西南方向发起突击,向云山南诸仁桥迂回,切断美军退路。美军为解骑八团之围,组织骑五团在强大的空地火力掩护下,向云山推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顽强阻击,打退美军10余次进攻,毙骑五团团长以下近400人,阻敌于龙头洞以南。2日黄昏,西线美军、南朝鲜军向清川江以南撤退。以一一七师从东北方向发起进攻,歼灭当面敌人后,向云山推进。激战至3日夜,三十九军军全线转入追歼逃敌的作战。一一五师留在云山打扫战场肃清残敌,116师和117师分别向宁现、博川追击逃敌,连续征战3日后,11月5日,在双方都血流成河的情况下,志愿军终于胜利地结束了云山战役。

云山之战中,志愿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打败了现代化装备的美军。此役共毙伤俘美骑兵第一师八团、南朝鲜军第一师十二团各一部共2046人,其中美军1840余人,击落飞机3架,缴获飞机4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6辆、各种火炮119门及大批枪支弹药。三十九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彭德怀高度评价:“三十九军打得好!美骑一师这个‘王牌军’从未吃过败仗,这回败在了我三十九军手下!”毛泽东幽默地点评云山之战:“实践证明,美军不可怕,纸老虎毕竟是纸老虎嘛!”云山一仗,三十九军军首战就打了一个大胜仗,打出了国威、军威,大大鼓舞了中朝军队的土气。三十九军官兵曾说,如果38军是“万岁军”,那么三十九军就是“常胜军”。因为三十九军是志愿军中唯一没有吃过任何一次败仗的建制军。从此,三十九军在朝鲜军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谭友林又率部参加第二、第三、第四战役,取得了痛击美二十五师、收复平壤、解放汉城、横城大捷等胜利。谭友林因此获得朝鲜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九十一)张则天

668d1e2eac625.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张则天绘画作品

张则天,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创作研究员,著有《张则天书画集》。

(九十二)蔡贯刚

668d1e4f12b14.jpg

题跋:志愿军与人民军,战斗友谊最相亲,雄豪尽是无双士,卫国保家子弟兵。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蔡贯刚书法作品

蔡贯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顾问,著名军旅书画家。

(九十三)苏庚春

668d1e6748975.jpg

题跋:十载笔耕结硕果,翰墨丹青绘晚霞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苏庚春书法作品

1924年生,字更谆,号元清,河北省深县人。青少年时期一边读书,一边帮助父亲经营字画行贞古斋。后又师承夏山楼主韩德寿先生,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双鉴别书画的慧眼,当时与刘九庵、王大山、李孟东并誉为“琉璃厂书画鉴定四大家”,学书初宗“钟王”,后学虞世南;行草尤喜赵孟頫、王宠。郭沫若先生曾赞赏其“年少眼明,后起之秀”。

1961年调广东省博物馆工作,1981年调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书画鉴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80年调广东省文管会任文物出口鉴定组长,1983年起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聘为首都博物馆中润文物鉴定中心文物鉴定委员,曾任广东省文物鉴定组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凭借自知高深的学养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海关等国家机构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十万件,保护和挽救了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出版有《苏庚春张沛之书画集》。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