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3-01《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德州。
(《古运回望图》德州段)
元初,南北运河开通。但经过元末战乱,兼之明初定都江南,北方的大运河疏于治理,特别是山东境内的大运河,大多淤塞,难以通航。永乐年间,明朝迁都北京,为了方便漕粮运输,不得不发动民力,重新疏浚运河。德州的屈起,即是从京杭大运河的再度被疏浚后开始的。
永乐是个限界高远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对整个明代的影响很大。在他执政期间,另一个重要举动就是取消了洪武年间“一片森板也不准出海”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派遣郑和游弋西洋。当然啦,永乐让郑氏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在于通商,而只是为了炫耀王朝国威,促使沿途小国对明王朝臣服。迁都北京之后,运河的地位更加重要,无论从广州还是人闽浙沿海登陆的外国使节,都要从京杭运河进京。运河上的杭州、苏州、扬州、济宁、临清、德州等城市都是“商贾如织”的贸易中心,往来于运河上的外国使节、商人,多在此驻足。苏禄王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到中国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都其国家的政策有关。一个崇尚“闭关锁国”的国家,虽不能说是“零外交”,但其与国外的交往圈子,肯定小得可怜。对于这样的国家,任何通天街衢,于其都是一种摆设和装饰,谈不上任何衫价值。一如一个企业里虽然不乏人才,但企业领导者却不懂得惜人和用人,那么人才只是花瓶样的僵固资源而已。由此,企业得不到壮大,人才的价值也无以体现。这种“企业时势”,是造不出英雄来的。京杭大运河,于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条“通天街衢”,在那种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它都是一根“柜梁”,踩着它的脊背,甚至可以说无所不往。但它的价值真正充分体现的时代,也即是“外交英雄”的辉煌时代,却是在明成祖之后——这就不得不追溯到明成祖的外交政策。
(《古运回望图》研讨会)
明朝洪武时期,一直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朝既不派使臣出使其他国家,也不许外国的使者来中国,特别是限制朝贡番国的数量——说白了,连一些周连小国来中国进贡都不甚欢迎!怕外国人在中国安插间谍?怕中国的文明被外国人偷学去了?怕外国人策反中国臣民?……不得而知。如果把“俱人入内”理解为“自保”意识作崇,那不许国人外出则可以推测为“自大”意识作怪!大概崇尚闭关锁国的中国帝王们都自视甚高,以为自己的江山大得不得了,自己的臣民聪明的不得了,自己的物产丰富得不得了,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嘛,“老大”是用不着费神俯瞰“老二老三……”等弟弟们的!总之吧,闭关锁国政策,虽说让自己的国家某种角度上增强了安全系数,要命的却束缚了国家的发展壮大与文明的进步。
明成祖朱棣,应该说是个眼界高远且心胸开阔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外交政策,一方面下令全国大规模制造一些豪华巨船,然后派郑和带领气势豪迈的船队沿运河南下,直使入大西洋,游历各国,夸富示威;同时呢,他也不忘思及郑氏带来的“广告”效益,于各地设下许多驿馆,鼓励海外诸国的使臣商贾们来明朝开展朝贡贸易。后来的事实呢,也的确很对得起朱帝的苦心和设想,郑和下西洋之后,入华朝贡的国家数量增长很快,到了永乐末年时,受朝命而入贡中国的国家已达到三十多个。
(《古运回望图》创作小组运河沿线写生、摄像)
永乐帝迁都北京之后,凡是从广州、福建和浙江沿海登陆到明朝朝贡的外国使节,都必须经由京杭大运河北上到达北京。从那个时候起,京杭大运河也就迈上了早就该迈上的历史舞台——“外交街衢”,除了继续承负着漕运的重任,同时挑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的历史使命。
明朝时期,与海外的贸易形式是主要是朝贡贸易,洪武时期也称作勘合贸易。所谓朝贡贸易,就是通过各国官方使节的相互访问,用馈赠礼物的形式所进行的官方贸易。
从汉朝时候起,随着中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朝贡贸易不仅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历代王朝对外政策在经济方面的一种体现形式,通过这种特殊的贸易形式,促使中国周边的异邦小国,特别是与中国为邻的各个小国,借着向中国进献各种珍贵特产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向慕之情,进而表明自己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但中国获得此大国的尊贵感觉,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因为对于每一个小国的每一次朝贡,中国各代皇朝必定要以大量的丝织品、金银、瓷器、铁器等国式特产作为回赠,由此方可以借此在政治上与之建立名义上的藩属关系,以维护泱泱大国的政治形象。特别是郑氏下西洋之后,明代的朝贡贸易达到了历史之极盛。
(《古运回望图》采风图片)
贸易,究其实质,即是从物品倒买倒卖的过程中从利。贸易的发展,也是得益于这种利润的积累与增长。正所谓一般意义上的商人,不会干赔本的生意。朝贡贸易,虽然贸易前有“朝贡”之定语,但“贸易”的本质含义应该不变,只是一种具有历史时代特色的经济形式。不过,中国历史上的朝贡贸易,虽然名为贸易,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等价或赢利交换,实质是“厚往薄来”非功利主义色彩很重的政治和经济外交形式。如果说其一定捞到了什么好处的话,则只是赚得了一种大国的尊严。中国历代各国愿作这种贸易,从经济角度来讲,套句现代的话叫“名誉投资”;从政治角度来说,只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们一种“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社交策略。进行朝贡贸易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域外的远近国家中,树立起中国崇高的威望,使天下疏民归心,使诸国因对中国敬畏而向往,从而进一步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