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3-01
《千里访古运》连载(四十三): 走进苏州(三)
分享到:

《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苏州。

(《古运回望图》苏州段运河)

提到苏州,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丝绸。明代的苏州织造府就设在今吴江地区的盛泽镇。盛泽镇被誉为“丝绸之乡”,丝绸业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盛泽的蚕花殿是昔日蚕农们祈求蚕花姑娘保佑蚕茧壮实的庙宇。每当养蚕季节,这里有盛大庙会,热闹非凡。

盛泽在明朝初年叫作“青草滩”,只是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明朝中叶,这里的丝蚕业荟萃,繁荣且迅速发展起来。明朝后期,它已是一个重要的丝绸集散市场。远近的丝绸商都从这里贩卖丝绸。自清代以来,除官府设置的规模巨大的织造工厂外;民营的丝织业也很发达,出现了“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的盛况。

由那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许多人都知道丝是蚕吐出来的,但要问北方人蚕是什么样的?蚕又是如何喂养、如何吐丝的,可能会有很多人张口结舌了。

(专家学者参观《古运回望图》)

旧时江南农村养蚕的特别多,敬蚕神的活动也非常隆重。养蚕人家要在清扫干净的堂屋中摆上猪头三牲、咸馅团子、用米粉做成的十二生肖,以及水灵灵的蔷薇花儿,并点上香烛,全家老少依次参拜蚕菩萨,还要念叨“雪灰堆、草山头……”之类的吉利话与祈求词儿。敬好了蚕神,接着又请蚕猫,在正屋墙上贴一张虎视眈眈的蚕猫图,既是为了吓唬偷蚕吃的老鼠,又寓意年年丰收之意。

整个蚕月,全家人忌说不吉利的话儿。比如不许说“姜”,是因为音和“僵”同,以防僵蚕;不许说“油”,是为了防空头蚕;不许说“醋”,是为防烂身蚕等等。

而到了养蚕的忙季,家家户户忙于养蚕,妇人们精心服侍着蚕宝。一如有道蚕诗所说的: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典都无前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这首诗的意思即是说,人们忙得无闲往来,只在彼此采桑叶时才会偶然相逢。

在常州博物馆一进门的一座墙上,有这么一幅老照片:

杆撑开的布棚下,老爷子戴着花镜在挑蚕茧,桌边趴着小孙孙,仰着脸在跟爷爷说话。孩子的妈妈坐在另一竹凳上,从草编的筐里挑着蚕茧。

棚檐下,两条方凳之上是一方匾,里面是桑叶和动的蚕宝宝,一妇女正拿着桑枝往匾里摘桑叶。另外两个女人,则架起另一块撒完桑叶的团匾往有七八层木格子的蚕台上放置。另一个男人则蹲在一侧往筐里捋桑叶。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不远处,一个挑着两筐桑叶的男子,正弯斜着身子,把匾担钩从筐上摘下来。远处,另有两个戴着斗笠、挑着桑叶担的男人。这幅图片所定格的场景,或许是古时人们养蚕生活的最好写照吧。

蚕熟的时候,就会做蚕。蚕茧又分为蛾口茧、同功茧和单蛾茧。一般来说,同功茧和蛾口茧适合扯绵兜、作丝绵,缝蚕丝被;单蛾茧则适合缫丝。

缫丝,乍一想似乎和北方农村的纺棉花差不多;实际上呢,差得老多呢!我还是把苏州古运文化展厅里看到的一幅画描述一下吧:

一民房前的草棚下,一个瓮形的陶制灶,且顶部放一釜,煮着蚕茧。旁边是一台农用缫丝车。一女人坐在釜灶边,摆弄着釜中的熟茧,一男人蹲在地上,用竹筒吹气,往灶中鼓风助燃,另一女人正拐动缫丝车的轮把。他们的身后,两个女人正在络丝线。地上,一男孩趴在地上,用木棒敲着锅盖;另一小孩坐在地上正脱鞋子。

由此可见,蚕茧不像北方的棉花絮子,扯过一块来拿到纺车前就可以纺成线;蚕茧必须煮熟时才能缫出丝来!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雪白的蚕丝如何才能织出五颜六色的云锦呢?这就要先经过印染工序。在展厅里,我还看到这么一幅画:

临水的作坊前,墩着三口大缸。一只缸边栽着根木桩,一条丝线的一端套在木桩上,另一端套在一根细端的木棍上,一男人坐在凳子上,倾身挥臂,两手握住套在木棍上的一束丝拧成麻花状,以此挤压丝中的水。另一只手扶着缸沿,一手伸在缸中捞染好的丝线。另一口缸旁,一男人双手握着一根木棍,正搅拌缸中在浸染的丝线。三口缸的中间空地上,一老一壮两男人,老的右手擎起一根木棍,上面已挂着一摞被拧干的丝,左手则从壮年手中接另一束丝线;壮年人的右胳膊套着另几束丝。在他们的头上方,屋檐下伸出数根长长的椽子,挂满丝线的木棍横在椽子上。

水边石阶上,一盆中放着几团丝线,一男人正高挽裤管,站在水边浣洗染好的束丝。他的身后,是一个矮矮的条形木矶,上面放着若干束浣洗完的束丝。一根扁担斜横在木矶上,扁担的一端压着一只筐。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这幅画除了告诉人们一种丝线印染的场面,场面里还透出另外一个信息:明清时期,养蚕主要是女人的活,像印染这些颇重的体力活,都是大老爷们的!

苏州或称吴会,处在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太湖流域,位于大运河与娄江的交汇处。京杭大运河向来是历代漕运要道。地处大运河的江南运河段的苏州,更因其农田水利耕织的发达与先进,成为全国上缴漕粮的主要地区之一。

苏州位于江南腹地,是江南的中心,也是自古以来的丝绸之乡。运河经盘门进入苏州,水是该城的骨架,因此,苏州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多水,具备了农作物生长的天然条件,而相应的水利建设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魏、晋、南北朝已开始发展,逐渐成为最完善的地区,并有其独特的方法。在太湖沿岸筑坦塘,在田地周围筑成岸,名田围。四周河荡环绕,水多时用水车泄水,水少时用水车进水,确保旱涝保收。在沿海州县,筑数十里或数百里的海塘,御潮汐,护田舍。《东南水利》中曰:东南财赋甲天下,而利在太湖。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