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3-01《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临清。
(《古运回望图》临清段运河)
钞关,是明、清漕运期间,对过往漕船征收关税的机构。明朝万历初年,全国共有七大钞关,自北而南是:北京、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和杭州。
临清钞关,在鳌头矶南面约300米处的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占地4万多平米。解放后,这里曾是县政府所在地。现在则是清清剧团戏校。过去的三进院落,如今只剩下大门口的房屋和中院南北两座明代时房屋,不过已被修缮多次、也改动得全然没了古韵。
临清钞关分为关碟、前关、后关三部分。关碟,是那种顶端有城垛的类似于长城关口的建筑,三开间,中有券门贯通。关碟的前面,有河口正关、阅货厅以及裕国、通商两坊,称之为前关;关碟的后面,有仪门、正堂、南北各三进院落,置穿厅、巡拦方、船料方、税银库、衙皂房、鼓铸房等,称之为后关。
(《古运回望图》钞关采风图片)
河口正关向东至运河沿,有相当远一段距离。关门前有一条路直通到运河边儿。路两侧栽满了北方常见的槐树,路上铺着青砖。路的两侧,各有一大片空地,散布着卖餐饮、日用品等商贩的摊位。鲜亮亮的水果,堆在平铺在地上的包袱上,或尖尖的一堆一堆,或三五见方地平摆着,另有部分留在筐时,卖水果的人则把扁担支在两支筐上,一屁股坐在上面。炸油条的小摊,一人在案板上摆弄着一团画,另一人把炸好的油条从锅里捞起,挂在支于锅边的木架上。摊前一条狗,摇着尾巴,伸着舌头,垂涎欲滴地望着黄灿灿的油条。另有不少小摊,或摆着布鞋布袜,或摆着针头线脑和梳篦……船上走下来的人,要么神色匆匆地拿着公文去报关,要么闲散地来到小广场,或买些吃的喝的就地打牙祭,或带回船上,与船上兄弟们说笑着美味共享。
此处运河上方,东西横亘着一道铁链,固定在两岸石墩上,拦阻航船的通行。目的只有一个,即应了那句不黑不白的俗语:此河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待行船报关交税后,岸边即有人将铁链沉入水底,船泊即通行而过。
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全国七大钞关之首,并以军事要地、漕运咽喉、商业都会闻名于世。
(《古运回望图》临清舍利宝塔采风图片)
舍利宝塔耸立在临清城北运河的东岸。和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明万历26年(1598年),全国科考中,临清没有一人中榜!怪哉!
与此同时,临清发生了王钞佐的反税监头争。邪哉!
于是当时临清的一些文人缙绅们就嚼磨开啦,这咋回事呢?肯定是临清近两年风水不好,要不好事不来,咋老发生坏事儿呢?
古代的人很迷信风水,特别认定只要靠一神圣之物,即可弥补风水的欠缺。万历年间,人们犹其喜欢建塔,供奉舍利。啥叫舍利呢,说白了就是骨灰,最初专指佛祖的骨灰。供奉舍利的塔就叫舍利塔,也就是墓,在信徒们的心里,舍利塔可以避邪镇灾的。人们的建塔理念是:佛祖的骨殖在此,魂魄于此,哪方小妖小怪还敢来此搅风水?可哪有那么多的舍利放进去呢?于是人们就延伸了舍利的含义,一般的佛家高僧死了,他们的骨灰也称之为舍利,总算是佛陀象征嘛。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经过临清文人缙绅们的几番聚议,决定将观士音大士像移到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舍利宝塔。这个地方是漳、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以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临清人认为,神灵于此,足以扶正压邪,使临清风水由衰而兴啦!
临清的舍利宝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乎垂直,仿木结构,塔顶象个将军的头盔。塔,分为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空间体积可达7000立方米。塔的外檐是夸木结构,门楣上则镌刻“舍利宝塔”四字。此塔的各层平面都是正八边形,是应“灵收八表”的意象。一至五层和七、八层,室内为正方形,六、九层室内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都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登上宝塔,凭眺远方,八面风光尽收眼底。塔的每一层都是层层相错的,收入的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也就是说,站在每一层塔上所看到的景致角度是不一样的,这大大丰富了“灵收八表”戏剧性空间的变幻效果,颇有些“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的视觉神奇!渐渐地,舍利宝塔便由“风水塔”的功用,转化为一座供游人上香观景的旅游塔。人站塔上,俯瞰京杭大运河,恰似一条白色飘带,纹在临清的腰间,春夏秋冬,变换着不同的风情……
(专家、学者参观指导《古运回望图》进展)
明朝时期,人们喜欢用巷子的功能来命名巷子或街道。看过《金瓶梅》的人,一定对那时的临清有这么一个印象:临清的街巷多、青楼多!
的确,明朝时的临清有三十二趟街、七十二条巷子,而且大多分布在会通河的两岸。什么如果子巷、竹杆巷啦、白布巷等,顾名思义,都可以看出这些巷子当时的分工。另外,还有一些依地名而称的巷子,像大宁巷啊、宁港巷啊、礼拜巷等等。不管巷子是因何得名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狭窄、曲折、幽深!为什么呢?还是因为京杭大运河!更因为人有趋利性。你想啊,大运河上南北船只来来往往,船带来南北各地的货,有了货,就有了卖力气或做倒爷的机会,相应的也就有了吃喝住行。走路谁不想走近路啊,所以临清人的巷子自然是直接顺着运河流向建的,走出任何一条巷子,一转弯,到运河的距离肯定最近!久而久之,临清的总体街巷,都不同于一些政治中心城市的坊巷制度而形成的街巷。其他城市的街巷是以中轴线方式往两边辐射的;临清的街巷则不,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是繁华商埠,紧靠运河码头,沿街店铺连着店铺,作坊靠着作坊。这些商铺的繁荣,久而久之就把巷子挤窄了。正如旧志所载: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节比,有户摩毂击之势。就是现在,你若想去看看临清的铲关遗址,仍要钻进一条很窄且斜斜的小巷子。
(《古运回望图》临清老街采风图片)
临清有一条考棚街,即科举的考棚。黉门为三间,飞檐挑角,画栋雕梁。黉门的西北侧,有一个阁楼,是县治所遗址,为明初临清的县治所,又称文昌阁,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阁楼是用砖垒砌成的,台基座,高3米,占地40多平方米。基座南北向辟有券洞门,贯通街巷。门楣上刻有“县治遗址”四字。阁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卷棚顶,抬梁式木构梁架,筒夹瓦覆顶,飞桅四挑,属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