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3-01
《千里访古运》连载(三十二): 走进扬州
分享到:

《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扬州。

(《古运回望图》扬州段运河)

古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 现如今的扬州,是中国的一处旅游胜地,为此,历史给扬州留下了那么多的物华天宝;历史上的扬州则应该感恩盐商,因为是富有的盐商给了扬州华丽的点缀和繁华;扬州的盐商呢,归根结底要感恩京杭大运河,因为没有运河便利的交通,淮南淮北再多的盐也没法变成他们家里的金山!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岗的中峰,享有淮东第一胜境地的盛名。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寺以年号命名,故称大明寺。隋建栖灵塔于寺内,所以又名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也称为“西寺”。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

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笃信佛教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他六十寿辰时,下诏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即栖灵塔。

大明寺占地约五百亩,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山门前,有个庄严雅致的木质牌楼,依山面水,四柱三楹,中门之上朝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北有篆书“丰乐名区”四字,丰乐之名是因此地旧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

牌楼北约20米,即大明寺正门,黄墙,三个门,门头上题有“大明寺”三字。大明寺朝南的东侧围墙上嵌有“淮东第一观”石刻,是清代书法家蒋衡书写的。为什么要把大明寺称为“淮东第一观”呢?这要追溯到北宋两大才子苏辙与秦观身上。他们俩曾畅游平山堂,作诗唱和,苏辙作《平山堂》七律一首,秦观则以《次子由平山堂韵》和诗一首:

栋宇高开古寺闲,心肝产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那时候扬放属淮南东路辖区,秦观即以“淮东第一观”赞颂了平山胜境的秀丽景色。

(专家学者参观《古运回望图》)

寺庙朝南的西侧墙上嵌“天下第五泉”石刻,是清代书法家王澍真迹。其时建筑大明寺西园时,掘得一眼泉水,以为仙泉,于是派人到王澍家索字,即为此泉题个吉祥话或名儿,刻于碑上。不巧的是,当时王大书法家身体不适,没法坐,也就动不了笔,为不让来者失望,他想了一招儿:要来人往无锡惠山歇马亭拓他少年时所写的“天下第二泉”石刻字,改“二”为“五”即可,所以无锡惠山歇马亭上与大明寺院墙上的字,字迹完全相同。

进得庙门,即为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大肚乐天的弥勒活佛;出天王殿北门,是一个大院,院中正殿即为大雄宝殿。宝殿三楹三檐,三层檐下悬着“大雄宝殿”的横匾。屋脊嵌有宝镜及砖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字样。大殿前后为双步梁,加走廊。

殿右侧的东园内,有一个藏经楼,面南背北,两层楼,五楹,九架梁,单檐硬山,漏空花脊,轩敞疏廊。楼前筑有月台,围着石栏,两侧砌有石阶。

从藏经楼往前走,在文章奥区内有一座楼,名平远楼。平远楼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楼下前置卷棚廊,二楼槛窗横陈,三楼正中悬着“平远楼”的匾额。这座楼初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当时是由汪应庚建的一座平楼,后来,他的孙子汪立德比老汪心气高,把平楼增高为三层,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的诗意,故把此楼命名为“平远楼”。咸丰年间楼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增题“平远楼”匾额,并撰联曰:

三级曩增高,两点金焦,助起杯中吟兴;

双峰今耸秀,万株松栝,涌来槛外涛声。

大雄宝殿庭院东侧,有一宝塔,即栖灵塔。

栖灵塔,位于大明寺的东院。塔身方形,九级,建置在2米半高的承台上,塔下设有地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登临过此塔,并留下不少诗辞歌赋。比如,刘禹锡诗中曾写,“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描述了诗人从塔内走到塔外,倚在“平座”(即走廊)的栏杆上往下看的情景;李白则写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拱张”,描绘出此塔高耸磅礴的气势;刘长卿于《登扬州栖灵塔》中则如此赞塔: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刘禹锡《登扬州栖灵塔》诗中又写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去外倚栏干。忽闻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正是古代诗词名家的这些佳作,为此塔平添了不少雅意。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但往往好事多磨,好景不长。唐朝会昌三年(843年),栖灵塔遭遇大火焚毁。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带人重建了大明寺。崇祯十二年(1639年),盐漕御史杨仁愿再度集资兴建大明寺。

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淮扬,对大明寺皇恩不薄,使得该寺得到不断增建,规模逐步宏大,成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朝因避讳“大明”两字,所以更名为栖灵寺。乾隆三十年,当高宗皇帝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法净寺”。咸丰三年(1853年),法净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战火中。同治九年(1870年),扬州盐运使方浚颐再度重建。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寺曾于明崇祯十二年和清同治九年两次重建,而重建的发起和集资者,一个是扬州的盐漕御使,一个是扬州的盐运使,两个人的第二职业是不是盐商虽然不知,但两个人却都是扬州的“盐官”,而非其他官员,这不能不让人思考盐商和盐业对整个扬州经济、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份量之重!大明寺内平远楼的两代建筑者汪应庚和他的孙子,两人都是盐业的巨头。

扬州另一处和盐业、盐商有直接关系的园林建筑即瘦西湖。清帝乾隆在扬州住处有两处:一处是城北的天宁寺,一处是南乡运河边的高敏寺。乾隆爱热闹,而天宁寺就靠近热闹的市区,随从的官员、护卫、办差人员都集中住在天宁寺周围。为了使皇室和随从人员们能够很便利地获得的需要物品,在天宁门到北门河渠北岸冈陀上,砌造了上、下两排房屋,招募商贾,开店营业,题名为上、下买卖街。现今,沿天宁寺西侧的马路过一遭,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已成古迹的买、卖街。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乾隆来扬州以前,长春岭到蜀冈这一段路并不通航,当时担任巡盐御史的高恒为了使皇上在扬州玩得惬意,大笔一挥,从两淮盐业资金中拨了专款,凿通了法海寺北面的莲花埂,开了一条新河,使得乾隆乘坐的画舫可以从天宁门外的御码头一直行到平山堂脚下。且为了使陆路交通不受影响,又在河上架了一座壮丽的大石桥——五亭桥。因为它横在莲花埂上,形态像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过了莲花桥,即可进入瘦西湖,观赏瘦西湖两岸的美好景色了。当时瘦西湖叫保障河。后来有个叫汪沆的文人从杭州来扬州玩,杭州曾是南宋的国都,繁华得很,有“销金锅儿”之称。汪沆见扬州也很繁华,将它比作又一个“销金锅”,并题诗曰:

垂杨不断接残芜,

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

故应响作瘦西湖。

这也即是后来将保障河改名为瘦西湖的缘由。

假如乾隆不来扬州,巡盐御史也没钱可拨,天宁寺到瘦西湖能通航么?会有今天的莲花桥么?也许瘦西湖自是瘦西湖,天宁寺依然天宁寺。

三月三,古称“上已节”。本是古代的一种迷信,说是农历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即可消除不祥。后来呢,迷信色彩逐渐淡薄,节日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转而成为文人雅士们相聚郊野、游春赏景、吟诗唱和的盛会。扬州文坛上流传的“绿杨城郭”、“治春”这两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儿,即是清初名士王士祯邀约众多文人在红桥聚会时留下的智慧产物。

过了三月三,即到清明,这是祭扫祖坟、悼念亡者的节日,扬州人称之为“上坟”。民间有清明前上新坟、清明后上老坟的传统。上坟归来,要折回一根柳枝插在门上,或将柳叶戴在妇女簪发上以示辟邪。清明节也是放风筝好光景,这也是扬州人的传统。明清时,“淮扬风筝”很有名气,有各式各样的形状,有的大风筝还配上藤弓或装上葫芦哨,在空中发出嗡嗡的响声,三五里内都能听到。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此处不妨小结一下,顺便理一下古扬州人的性情。扬州的富人多,所以,扬州清明节这个该哭的日子变成了“风筝天空吹口哨、人在地上戏闹”的狂欢节!

安逸的扬州人,闲来没事爱打扮自己,特别是扬州女人更爱美。过去扬州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戴朵花,插一束美丽的、与脸蛋相映相衬的花朵,脸上再扑点鹅蛋粉,头上再抹点梳头油,人面桃花,真就美不可言!她们有时戴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小菊花、腊梅花等应时鲜嫩的真花,有时戴与真花一模一样的干草花,更多的则是戴绒花。

据说唐朝的杨贵妃就爱戴绒花,她鬓边有一块小斑,插上一朵绒花好遮掉,唐明皇对她更加喜欢。扬州妇女不但一年四季头上戴花,还要经常变换花的色彩和形象。如家中有人做寿,戴红寿字绒花;有人成亲,戴双喜字绒花;到人家祝寿吃喜酒,戴麻姑上寿、丹凤朝、喜鹊登梅等喜庆图形的绒花。还有应时节的绒花,如蛤蟆、蜘蛛、蜈蚣和壁虎形的,端午节戴在头上,据说能以毒攻毒,人就不会受其毒害;嫦娥飞天、兔子拜月形的,中秋节戴在头上起到敬月作用;岁寒三友、桃李迎春、福星高照形的,则是春节期间常戴的,可增添欢乐气氛。

如果不是处在“销金锅子”里,扬州人能活得如此闲适、安逸吗?如果明清时期,扬州没有运河之便,扬州没有盐商,漕运中没有漕盐这一项,扬州真的能“金锅子”吗?我们还是看一段史实性的文字吧:扬州又称江都、广陵,早在唐代即是工商名城。

明代以后,扬州利临运河,近长江,地连淮南盐场之便,成为富商巨贾的毕集之地。在扬州众多的富商中,以新安最盛,关陕、山右、江右仅次。商贸经营以盐木为大宗。盐为淮南盐场所产,由扬州通过运河长江向江南及安徽、两湖等地转贩;木材则由长江和运河从江南、湖广一带贩进。频繁的流通贸易,促进了扬州钞关商税的增长。由于扬州的商贸兴盛,所以城内的牙行经纪为数众多。据万历《扬州府志》记载,在扬州,四民自士农工贾而外,惟牙侩最多……扬州、瓜仪,经纪不下万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扬州商贸经济的繁荣兴盛。

当年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也是对扬州繁荣、富庶的一种佐证吧。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