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3-01
《千里访古运》连载(三十五): 走进镇江(上)
分享到:

《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镇江。

(《古运回望图》镇江段运河)

镇江山虽不高,却有北方山岭雄伟、险峻,南方峰峦的清雅、幽秀,它是江南水乡的起点,一江横陈,惊潮澎湃,气势万千,江河交汇,波光舟楫,旖旎动人。距今约3000年前,即公元前10世纪,周康王改封虞侯矢为宜侯。据郭沫若、唐兰、李学勤等著名学者考证,宜即今丹徒、镇江一带。这是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开始。

春秋时期,镇江名为朱方,属吴国。古代长江南岸镇江河段,是处有良好水上通航、避风、靠泊条件的优良天然港湾。自今龙潭至镇江的河段,沿线靠宁镇山脉北麓,相当平直。镇江处于该河段的凹岸,沿岸分布着深槽,河床边界的抗冲能力较强,凹岸深槽受其控制,长期保持稳定。长江镇江河段不仅地质、地貌条件良好,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春秋时期,它北对邗沟、南邻太湖流域,更兼秦以前已凿有古丹徒水道,沟通南北,连接长江与江南运河,成为江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往来的交通要道。镇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这条交通要道息息相关。

(专家学者参观《古运回望图》)

秦统一六国后,非常重视这条交通航线,秦始皇命人凿断高岘山东南的长岗,开通丹徒水道第二入江口——京口,使其北注主长江,丹徒水道拥有了京口、丹徒口(丹徒镇)两个入江口,北通江北邗沟的距离缩短,南接太湖水系。镇江成为太湖流域与江淮平原的连接点,丹徒水道成为中国早期航运干线中的重要河段,镇江水路交通的地位初步形成。

京口的经济特别是商贸经济在六朝时期得到极大发展,六朝为京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地位显要。镇江是建邺以东的又一政治、军事、文化要地;人口众多——侨民、土著居民有数十万之众,是南方最大的侨民之乡;交通便利——地处长江与江南运河交汇处,特别有利于物资交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由于京口自身的消费量很大,经此转运的货物又多,沿江河一带形成很多名铺、商市,京口市面上物资丰富,商业逐步发展起来。

南朝后期统治黑暗,为隋灭,京口也随小朝廷的解体一起纳入南北一统的封建王朝。隋朝设润州。唐代浙江西道治所驻在润州,所辖常、苏、湖、睦、杭、润六州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

北宋升润州为镇江府,辖丹徒、丹阳、金坛三县,镇江之名沿用至今。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南宋时期,镇江在为南宋半壁江山的北大门东线抗金前沿。元、明、清三朝,镇江一直保持着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城市的性质。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江河之滨的镇江依靠自己突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形成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漕运经济,成为国内较早通商大埠之一。

镇江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始于隋朝。隋结束南北分割离乱的局面以后,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但此时南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南方原本自然条件良好,加上社会相对安定,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辛勤劳作,成为全国的米粮仓;新兴手工业、商业发达,财物丰富,涌现出许多繁荣、富饶的城市,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隋朝统治者自然不会忽略这块重要的土地,隋炀帝杨广着手贯通大运河,以改善南北交通,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为了调运南方的粮食和财富,他首先疏通了北方的通济渠、邗沟和永济渠,又拓宽江南运河,公元610年(大业六年),“敕穿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欲东巡会稽。”至此,大运河实现了南北贯通,润州则雄踞江河交汇处。运河在润州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再从北岸的扬州伸向华北腹地,润、扬两州自然成为运河与长江航运的枢纽城市,在中国以后一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润州的命运与运河航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隋唐以后,途经润州的运河航运被赋予新的重大使命——运输漕粮。

由于北方不断发生战乱,经济难以维持政府所需,而江南经济相对比较稳定,持续发展,逐渐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历代政府对南方依赖性加大,政权的正常动作必须靠南方的财物支持,安史之乱之后更是形成了“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南粮北运渐成定制,史称为漕运。

一般情况下,太湖地区,钱塘江地区的漕粮、贡赋,都是由江南运河至润州,再转运北方,甚至两广地区的许多物资也从润州中转,润州是这条漕运路上的重要中转口岸,也是封建王朝运输生命线上的咽喉。宋《嘉定镇压江志》也说,国赋所贡,军需所供,聘介所往来,与夫蛮商蜀贾,荆湖闽广,江淮之舟,凑江津,入漕渠,而迳至行在,所甚便利也。北宋在镇江设立转船仓,南宋在镇江设立大军仓,将镇江建成为粮食仓储中心,使之能够与粮食运输相配套。

漕运的货物最初以漕粮为主,后统治者多欲于南方,货物种类繁多,有布帛、细缎、铁器、茶叶、盐、鱼等,再后来各地进贡皇帝的贡品也在此集结北运。《瓜洲伊娄河棹歌》中描绘了此处漕运盛景:

粮艘次第出西津,

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

飞章驰驿奏枫宸。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一千多年的漕运深刻地影响着镇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形成了镇江颇具特色的漕运经济——即以港口为依托,交通运输业发达,商业、贸易繁荣的港口经济特色。

到了明清时期,镇江港除了城区的主港之外,还在运河沿岸形成了一个呈带状排列的港口群,包括丹徒县的商资港、洪信港、七里港、三里港、柳溪等;丹阳县的罗卜港、吴家港、萧港等,规模大小不等,分担和增强了镇江港船只停泊、货物转运的功能。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