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3-09
闸坝之力
来源:原创
分享到:

提起北京的闸河、坝河,您首先想到的是哪里?您一定读过地理书,甭说世界,就中国各省市地域内有多少河流,恐怕谁也没有详细、准确地统计过,可以说不可胜计。它们的名字也五花八门,无非都是用了“河”“渠”“水”“江”“沟”等通用字,至于这些通用字前面的河名用字就千差万别了,诸如长江、黄河、邗沟、通济渠、汉水等等。

但是以河中水利设施命名的河流只有两条,那就是北京地区历史上曾经修治的“闸河”与“坝河”。现如今,“坝河”名称依旧,而“闸河”早已称为“通惠河”了。

“闸”就是根据需要随时启闭的水门。我国古代,为了控制河道水流,根据实际勘察与功能要求,在河道的某一处,用石块从两岸向河中相对垒砌两道坚固厚实的壁垛,中间留有适当空间类似于门,可容一舟通过,两壁内端齐整直平,端面都凿有宽窄深浅一致的四槽,槽内嵌置一块块薄厚长短相同的木板,木板的两个侧面各安有一个铁环,以便吊起吊落,壁垛上嵌砌绞关石,稍向内倾斜,上端置有滑轮,用来吊放木板,这就是一座完整的水闸。在一条河道内建有数道水闸的河,顾名思义就叫“闸河”。如果只是文字上的描述,您可能没办法直观的感受。那我们就看图说话,也给大家科普下,我们现如今还能见到地安门外的万宁桥“澄清上闸”的闸槽、绞关石等船闸构件。

没来过北京的朋友,可能对万宁桥不熟悉。但您一定知道前两周微博热搜词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览阅壮美中轴,品味古都风韵。”我理解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除了历史文化,更要深入其中,在北京城中开启漫步模式,用最流行的Citywalk方式打开这座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还一定要到中轴线上走一趟。(水蓝)


1695716307982_副本.jpg

《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之万宁桥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谷建华先生统筹《京门九衢图》这一宏大的历史文化工程,联系和团结一批淡泊名利、忠于事业、精于专业的画家和仁人志士,同德一心、众志成城,共襄盛举,含辛茹苦两年有余,终于完成一百八十米历史文化长卷。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图片1 (2).png

刘炳森为《京门九衢图》长卷题名


《京门九衢图》长卷创作期间,承蒙费孝通、罗哲文、张仃、侯仁之、史树青、王琦、朱乃正、孙轶青、阿老、柴泽民、陈乔、刘炳森、马振声、侯长春、刘春华等社会学、历史学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界名人,热心关怀和悉心指导。本历史文化工程历时几近三秋,于二零零二年十月终告完成。


图片2.png

   原著《图说老北京-京门九衢》


北京有句俗语,“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据历史文献记载,1267年,元大都设计师刘秉忠根据什刹海、北海一带天然湖泊的位置来规划营造这座城市。他在积水潭东岸,画出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以万宁桥为切点,南抵丽正门,北达中心台,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雏形。

万宁桥也是北京中轴线与京杭大运河的唯一交会点。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元初每年由通州向大都城运送粮食的季节,正值秋雨连绵,运粮的驴牛死亡无数。都水监长官郭守敬主持开挖了通惠河,此后运粮船可以由通州直抵海子,将粮食存入海子西岸新建的“万亿库”粮仓。为了调节水位,郭守敬又在海子东岸的通惠河起点处建造了木结构的海子闸,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澄清上闸。


1695716057784_副本.jpg

您可能走过河堤北岸,却没注意过这块残石,这块其实就是澄清上闸遗存的绞关石。仔细观察会发现石头顶端有粗圆孔,是为了穿过圆木、绳索等来启闭船闸的。遥想当年,这块绞关石就像是坚守在皇城后门的守卫,一次一次地放行过往粮船,呈现了“万宁桥下百舸穿梭,积水潭上千帆云集,斜街一带商家鳞次栉比”的热闹繁华。

1695696355849_副本.jpg

澄清上闸换闸工程当时可谓是相当艰巨,工匠们先把旧木闸拆除,然后平整地基,将凿好的石料一块块在两岸砌起闸基。为使闸基经得起过船和流水的冲击,砌基时要使用石灰和铁钉,甚至到了深夜,工匠们需要借着月光在水中施工。隽景山用诗记述了澄清闸换闸的艰难:“六丁竭力用功夫,不用长虹枕海隅。石齿冷涵云迹润,树头寒挂月轮孤。嘶风宝马踏晴雪,出蛰苍龙戏贝珠。伫立细看今日事,临邛未遂马相如。”明清时期,由于通惠河经常淤塞且水量不足,逐渐退出了漕运的舞台,澄清上闸也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渐趋残破。

几百年历史的变迁,不变的唯有万宁桥。人来人往、车辆也川流不息,每次乘坐5路公交车,总会感觉到与历史在擦身而过。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文物建筑,2021年,北京市对经过万宁桥的车辆进行限速、限重,并减少了经行的公交线路。今年3月份,附着于万宁桥桥体东侧的自来水管道及通信光缆管道也被全部拆除。这座700多岁的古桥,终于恢复了本来面貌,而这些船闸构建也和镇水兽以及万宁桥一起,成为大运河历史的见证。

坝河又是怎样的呢?“坝河”在古代写作“壩河”,现在写成简化字了。“壩”就是“堰”,“堰”释为“障”,在河中障水的堰就叫作“坝”,但这个“坝”字在古代读音为“贝”,不是表示山间小块平地的那个“坝”字。为了节制河水的需要,科学地选择一条河道的某处,横截河道夯筑宽厚灰土 (石灰粉与黄黏土搀和搅拌均匀,用夯一层层砸实成“坝” (贝)也叫作水壩(简化为水坝) 。在一条河流中间筑有数道水坝,就称这条河为“坝河”。

图片1.png

坝河路线示意图

坝河从积水潭向东,到东直门向北拐到光熙门(元大都东桓北门),再一路向东到通州城北,进入京杭大运河主河道,作为北京段的分支,坝河在元代被开浚并筑有七个拦河坝,分别是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人称“阜通七坝”。用来分阶抬高水位,便于船只航行。虽然作为运河最早的“出局者”,可至今“西坝河”仍作为地名及保留的部分河道,在三环边上默默向人们讲述过去的运河故事。京杭大运河流经千年,作为润泽百姓的水脉,也是传承历史的文脉,通州因运河而兴,城市副中心又依运河而建,也让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坚定地迈出脚下的每一步,讲好运河故事,提升文化品质,加强文化传承。(水蓝)